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如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0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计算机是一门应用较为广泛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因此在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当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推进信息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是衡量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具体的教学任务作为目标,将预定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设计在具体的教学任务当中,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师生互动等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在学到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5.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多中职计算机基础理论课教师为了考察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成绩,通常都是按照规定好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分,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探索性的完成规定任务。教师则应当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互动,共同研究,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探索研究的过程。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持续的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新教育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柏楠,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内江科技,2007,(6)。

  [2]仲兆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考试用刊,2009,(21)。

  [3]张颖,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价值工程,2010,(18)。

  [4]魏志彦,浅析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农村科技,2010,(9)。

  [5]赵子良,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