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精选5篇)(第3页)

本文共计108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个人情感

  这里我们所说的演奏个人风格,是指演奏者作为独立出现的个体有别于他人的演奏特点。这一特色也是演奏者能否完整诠释作品灵魂的重要因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凡高造诣的音乐作品多由心生,是人類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方式。无论是在哪一种地区风格的演奏中,都要求不同的演奏个体在其艺术实践中实现高度化的自我个性展现。在演奏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从而赋予音乐作品的灵魂。在演奏中要全面加入自己的情感,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熟练技法的同时,更要提高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除了要熟识古典知识,还要博采众长,借鉴各种剧种相关音乐知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积累古典文学修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一些取材于古代的作品,去完善和演绎它的丰富性。在提升自我演奏品位的同时,还应多借鉴西方音乐的演奏形式。来丰富和多元化自己的演奏特点和风格。当然在作为伴奏出现的演奏时,不仅要注意演奏个体的情感抒发,更要同演员的演唱情感相融合。如:秦腔《血泪仇》中的王仁厚的一段唱:手托孙女好悲伤,两个孩子都没娘......无论这段唱腔如何变化,演奏者都要根据演员的唱腔特点,去合理处理音乐的变化及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来为演员的演唱服务。以此可见二胡在戏曲演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伴奏的过程中“伴”字较为重要。既要有较为重要的辅助演唱功能,同时也不能喧宾夺主。这样才能起到为整个剧目、整个作品做好伴奏的作用。

  浅谈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篇3

摘要:

  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代表之一,在我国的戏曲表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够使戏曲的听觉上更加丰富、细腻,而且因为其独特的音色和技法,还可以表达出很多的特殊感情,为戏曲表達渲染不同氛围,进而为戏曲添加一定的审美特色及价值。二胡作为我国特色弦乐的一种,其本身的音色具有惊人的表现力,既可以表达出深沉悲戚之感,又可以表现出波澜壮阔之景,音调清丽悠扬,可以在听觉上给予人一定的艺术享受。二胡在戏曲中有着很多的表现空间,在其独特技巧和音色的加持之下,以二胡融入戏曲的伴奏之中,可以更好地渲染戏曲氛围,实现戏曲表达。本文针对二胡在戏曲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二胡;戏曲;作用分析

  二胡在戏曲中的应用,除了伴奏演唱、渲染气氛外,还可以配合演员的身段,达到调节舞台节奏的效果。作为戏曲的伴奏,二胡的演奏除了可以让观众拥有听觉上的享受外,还可以进一步带动观众情绪,结合戏曲演员的演唱及身段动作,则可以进一步增强舞台气氛,调动舞台节奏。此外,二胡特有的婉转音调,也可以加强戏曲人物心理、情绪的突出,表达出或轻松幽默,或恢弘大气的情绪和场景。

一、解决“特性音”的音准

  戏曲音乐的表达中最具有特色的两个“特性音”便是7和4,在演奏中也有一定的难度。其中,“7”在高音域具有一定的游移性,而“4”则是在低音域表现出了游移性,这两个音在具体的演奏中也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倾向,在演奏中很容易发生音准问题。在进行戏曲伴奏时,这两个“特性音”的游移感应该伴随着戏曲的具体唱腔和旋律的趋势确定的。也就是说,当旋律上扬时,“特性音”就应该伴随旋律曲调,游移也应该是向上的趋势;而当旋律走向向下时,则两个特性音也应该从高音乐向低音域游移。在利用二胡进行戏曲伴奏时,演奏者可以利用一些指法来进行特性音的不同游移走向表达。比如,可以用“二指弹奏”技法,在进行特性音下移时用二指抹音,将下行旋律用指法进行流畅、圆滑的演奏,实现优质的听觉享受。

二、包腔的演奏

  “包腔”是戏曲伴奏中的一个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就是基于演员的演唱旋律,基于演员一个同旋律伴奏辅助,帮助演员更好、更容易地达到演唱标准。在进行包腔演奏时,对演奏者和戏曲演员之间的默契度要求极高。

  想要达到“人音合一”的境界效果,将戏曲的中心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首先,演奏者需要仔细聆听演员的腔调、吐字及其演唱规律,跟随演员的实际演唱,在已有谱面上进行灵活的标记和补充,并展开更加贴合演员的演奏。伴奏演员应该学习包腔的主奏乐器“板胡”的演奏手法,在进行包腔演奏时,在谱面演奏的基础上,加以灵活的技法,力求与演员默契配合,实现优质的舞台效果。在实际的二胡演奏中,可以利用一些装饰音、滑音、重音等强化技法的表达;伴奏应该和演员的吐字和行腔的旋律走向一致,以达到戏曲的韵味体现;还需要演奏者加强戏曲四声、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便与在实际演奏中的.灵活应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