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精选5篇)(第2页)

本文共计108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上例中第二小节第一拍的七度大跳音(2、1),就是运用小指“撸弦”演奏的(5、2定弦),继而从1到6(2、1、6、5)的小三下滑、同样是运用小指演奏,小指在演奏1音时,实际上是按在7的音位上,用力重压(撸弦)之后,改变音高而获得1的音响效果。随之小指从1的音高滑到6的音位,这种重压(1)轻按(6)相结合的演奏手法奏出的音乐既生动又柔和。生动处,在于运用了“撸弦”技法,使音乐有了动力感,生动活跃。柔和处,在于四指三度下滑,充满抒情流畅、委婉柔和的感觉。像这样的唱段乐句,从谱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但从演奏上讲,要奏出风格韵味,就需在演奏技法上下一番工夫,单单一个乐句,但左手的演奏却不简单,其小指按弦的力度变化(重压,轻柔带滑指……)、速度都要做到适度才好。

三、包腔的演奏

  所谓“包腔”,就是根据演员所演唱的旋律进行相同的纯旋律伴奏方式。“包腔”的演奏往往需要伴奏员与演员极其默契地相互配合。那么如何使主旋律达到通顺流畅,二胡上达到“如同人声”的效果呢?

  首先,认真聆听他们的吐字和行腔规律,按照演唱的特点,在谱面进行应有的补充和标记,加入必要的音型和表情记号,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奏。学习其主奏乐器——板胡的演奏手法,聆听板胡包腔的韵味。在演奏戏曲唱腔时,不能单靠谱面演奏,而是需要灵活的演奏手法,力争与演唱者做到密切配合,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在演奏实践过程中,常常需要加入一些滑音、装饰音、重音等,使二胡演奏技法更加丰富多彩;与演唱的行腔、吐字紧密配合,也显得韵味浓厚。另外,除了掌握一般常用的演奏技巧,还需要从语音、四声等方面增加知识,以便于在实践演奏中运用。通过长期实践,就更应要奏出戏曲的“神韵”。韵从何而来?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学习,既要掌握行腔规律,又要重视各种演奏手法的运用,再对语音、声韵进行研究……演奏出来的音乐才能悦耳动听。对于行腔中的旋律,曲调走向,以及吐字、韵律等等,要进行分析研究,多次进行实践演奏,与唱腔紧密结合,进一步熟悉唱腔的结构与规律,才能奏出陕西戏曲独有的韵味,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二胡作为旋律乐器,在戏曲伴奏中必不可少。在很多特殊情感需求下,它可以独立并充分地完成剧中人物对情感的表达。在伴奏中二胡的应用能帮助演唱者有更加突出的表现,使戏曲音乐更加生动、细腻。

  浅谈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篇2

  戏曲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不仅呈现出复杂性,同时也存在多样性。二胡凭借其独特的音色和鲜明的艺术个性,与其它种类的乐器音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二胡不仅是中国乐器历史发展的产物,更是处于民族音乐发展之中的中华民族的审美需要。正因如此,在中国民族乐器中二胡占有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不管哪一种乐器的伴奏方式,都应该充分融入到戏曲乐队中或者特定戏曲中,当然也因为戏曲之间的不同,因此对于二胡的风格也存在着不同的定位。二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能够表述较为悲庄的内容,同时也能够直接的营造大气磅礴、气壮宣和的意境,而且由于其音色最为接近人声,所以具有显著的情感表现力。那么在二胡的演奏过程中,注意与剧种的相融、自身技巧的运用、个人情感及剧种差异等等这些方面都极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将戏曲音乐的效果进行充分展示,并且创造出具有灵感的作品和戏曲唱段。

一、地域相融性

  由于戏曲在伴奏的过程中存在不同,就会进一步体现出戏曲唱腔特点存在的差别,而不同乐器的器乐性也各不相同,我们应该对此予以特别重视。大多数情况下,以二胡为主的乐器对戏曲进行演奏时,会进一步将唱腔自身的特点充分提炼出来,进而要在不同的唱腔特点中注意它的风格和地域特性,把握好它的地方音乐特殊性,合理的借鉴好地方戏曲的风格技巧,目的在于有效地突出二胡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融入到本地方的戏曲作品伴奏中。

二、技巧的运用

  《江河水》《一枝花》等都是二胡的代表性曲目。在不同的二胡演奏曲目中,有好多的技巧,诸如:揉弦、勾弦、弹弦、打音、泛音、滑音、抛弓、顿弓、抖弓、垫指等等。技巧的'娴熟固然重要,但是技巧只是一种音乐的表现手段,如果演奏者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技巧展示,即使拉得很花俏,也不能让人沉浸其中。由于二胡音色及其深沉和厚重,同时音质也较为细腻、圆润,具有奔放和忧郁的双重气质,能够对情感进行更好的诠释和表达。所以在对戏曲进行道白配乐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主要乐段由二胡来完成。它能运用多种技巧更好表现此时此地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变化。为剧目音乐的丰富和感人锦上添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