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情在网络暴力游戏道德问题中的运用(第2页)
本文共计46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 移情及其道德功能
1.移情的概念
移情(empathy)可以界定为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惑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是个体内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Davies J在一篇介绍各种移情测量和操纵的文章中界定了移情的四种成份,其中两个就是我们最常提到的观点采择和移情关怀。观点采择 (per~sportive—taking)即“一个人能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是移情的认知成份,表现为儿童判断他人的动机、社会观点并表现出相应行为的能力;移情关怀(empathy concerning)是“以他人为导向的同情感和能考虑他人不幸的能力”,是移情的情感成份。“移情”是人的生存的本性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和意义,移情与道德、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移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亲社会道德动机,道德移情促进了大部分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并相应的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不道德行为,而且道德的源头可以从移情中去获得。霍夫曼曾说过移情是有助于维护社会联结,促进人际友好关系建立的一种心理手段。移情是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的基础,移情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2.移情的道德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在研究移情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个体最初的移情性情感的唤起是自动的、非随意性的,也谈不上道德含义,如新生儿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叫会跟着哭叫起来。随着个体的成长,一个人的移情性情感的唤起可以通过语言的使用或设身处地的思考之类的认知活动而激发。这时,它就会具有某种道德意义,即可称之为道德移情。霍夫曼认为,道德的源头可从移情中去探索,移情本身就是一种“亲社会动机”,具有引发助人行为、抑制攻击性行为等亲社会功能。移情具有不可忽视的道德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情与道德价值观移情的发展使一个人能够注意引发他人情感状态的各种线索 ,注意到他人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也使一个人能够感受到他人真实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个人状况与其情感的种种联系。这可促使个体形成保护他人、呵护他人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倾向,而且在移情基础上产生的愤怒、内疚、同情等情感会促使个体产生不公平感,为了对一些人公正,就要对另一些人进行谴责甚至惩罚。因此,移情强化了个体具有的公正和关爱的道德价值取向。
(2)移情与道德判断移情和道德判断都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两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移情具有认知和情感两大成分,移情水平的发展本身也反映了认知方面的发展,这使青少年更容易理解他人所处的情境,体验和感受他人的情感。移情和道德判断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纽带,移情促使一定的道德准则与情感相联系,赋予道德准则以更多的动机力量。
(3)移情与道德行为具有较高道德移情水平的个体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道德敏感性,有较高的观点采择水平和角色承担能力 这就使个体的道德动机最终能够处于主导地位而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使得个体更有可能将道德动机转化为道德行为。
(4)移情与道德动机从移情对道德价值观、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出,移情在道德发展中所起的是动机性作用。移情强化了青少年的关爱,公平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促使个体做出相应的道德判断,进而做出亲社会性的道德行为。同时,从移情情绪本身来看,由于对受伤害者或弱者产生移情并因此而产生的痛苦、同情、愤怒、自责、内疚、不公平的感受都是道德行为的动机力量。尤其在亲社会行为中,因移情产生的痛苦和同情会促使青少年去帮助处在痛苦和需要帮助的人,以减缓他们的悲伤,并在助人后感到愉快而由他人不公正的行为引发的移情性愤怒会促使青少年对他人进行谴责甚至惩罚,进而维护了公正。
三 移情在解决网络游戏中道德问题的运用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 自然界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做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竞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在这里恩格斯告诫我们,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要对发展进行反思和批判,进而树立正确对待发展过程、产物和结果。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网络越来越深人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将心理学中的移情运用于解决网络游戏中道德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