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控制策略(第2页)
本文共计29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开源节流统一。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节约资金施工量,可以通过节约资金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支出的目的,进而使得建筑企业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需要建筑企业注意的是,企业并不能盲目进行成本节约。
四、完善建筑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施工前的成本控制。在施工前建筑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方案对建筑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并执行后期详细的规划。首先,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考察,将经济效益作为考虑中心,在建筑施工方案中对施工顺序、所使用工具和施工方法等各方面都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制定,最好是每个项目都能够制定多个科学合理的方案,之后再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耗资最低的施工方案,之后再与相关单位进行分析探讨,确定方案。完成这些后再开始进行施工;其次,企业应当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各方面负责人,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性和透明性。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需要在一起对施工条件和具体施工内容进行严格仔细的探讨,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根据预计成本严格管理和控制工程实施中每个环节,尽量减少所使用的建筑资金。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控制,并合理管理资金集中问题。合理控制建筑工程进度能够有效促使资金的合理利用,提高资金利用率,此外施工人员流动、环境变化、价格浮动等因素都会对建筑经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施工力度控制管理,企业必须全面科学的把握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量,同时明确各环节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格管理和控制工程进度,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其次,建筑企业必须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控制把关。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购买材料和施工设备需要使用到巨额费用,这占据了施工总资金的半数以上。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价格,这对于整个建筑经济管理来说有着重要积极作用。企业在采购物资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对价格变动进行严格监督,同时根据价格变动调整相应的管控标准。
(三)加强施工后的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需加强工程验收力度,提高建筑工程结算效率,并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切实落实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资金建设实效性。
五、结论
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浪费资金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只有建筑企业加强自身在施工前期、过程中和后期的成本控制,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经济管理效率,保障资金建设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能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并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勇。建筑经济与生态经济的集合性思考[J].现代商业,2013.14.
[2]樊宏源。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J].经济生活文摘(国家发展观察),2013.11.
[3]白洋。浅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