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关于临港城市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指标的构建研究(第2页)

本文共计31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创新性的原则。要从产业结构、产业体系角度出发,又要兼顾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数据的采集和计算。

  根据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和内涵,考虑现代产业体系在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系统全面的构建指标体系,注重创新。

  (二)构建程序

  本文构建临港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评价的指标遵循以下程序:首先,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出发,分别探讨能反映现代产业体系特征的经济指标。其次,从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角度出发,选择能够反映港口发展对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等有影响的指标。最后,从具有临港优势资源型城市角度出发,将以上两点涉及到的各类指标按照一定的类别归纳。

三、临港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指标

  (一)现代产业体系整体发展评价

  与传统产业体系相比,现代产业体系既应体现为经济总量的提高,又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现代产业体系与环境友好,充满活力,以信息化为手段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从以下五方面:1、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从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出发,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推动力4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2、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从第三产业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两个2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3、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对第二产业产业内部构成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包括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2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4、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为能耗和环保及废物利用2个二级经济指标,若干三级指标。5、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社会信息化普及水平、信息产业与第二产业融合水平、信息产业与农业融合水平、信息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水平5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其中信息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水平指标在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中已有体现,不再列出。

  (二)港口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港口运营能力。指的是港口码头长度、泊位个数和主要类型,货物吞吐量和年增长率等指标。2、经济活力。一是临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临港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率、临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临港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二是临港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百分比,临港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领域、实际利用外资。三是进出口总额:直接反映了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价值,体现了一个港口临港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体系。这一部分指标主要体现了现代港口发展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港口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3、临港经济产业结构。指标包括临港地区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第三产业产业内部构成:按照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和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旅游、房地产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划分。港口经济产业结构指标不仅体现出港口经济产业发展协调与否,其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也表明了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带动作用。

  (三)临港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指标

  根据前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和港口经济发展指标,剔除其中重复部分,然后按照六个层面建立临港资源型城市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指标,详见表1。

  前文从总、分的角度考察了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并重点突出了“临港”作为特殊有利资源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不仅应该可以反映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状况,也可以反应港口发展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明哲.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01).

  [2]彭兴庭.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J].天府新论,2010(01).

  [3]周致纳,邓宇鹏.加快建设东莞现代产业体系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2).

  [4]唐家龙.经济现代化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天津经济,2011(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