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第2页)
本文共计28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组织展示、汇报训练成果。我们组织了优秀教案展、优秀论文展、优质课观摩展、书法绘画作品展、绝活技能展等,并进行基本功现场展示表演。
组织教师全员参加教师基本功趣味竞赛。为展示基本功训练成果,激发训练兴趣,提高训练质量,学校分七大组进行趣味技能竞赛。在人人亮相露一手表演时,不论两鬓斑白的老教师,还是学生气十足的青年教师,有的书、有的画、有的弹、有的唱、有的跳、有的剪、有的颂……充分展示了教师综合职业技能,给每位教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通过竞赛,全体教师练习基本功的兴趣更浓了,积极性更高了,互相取长补短,而且都有了新的训练目标和奋斗方向。
4.加强教研,综合提高。教师基本功训练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要“科研开路”。我们从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完善科研机构、壮大科研队伍、制定教研规划、开展专题研究等几个方面抓起。各年级、各学科教师人人有学科研究专题、实施方案,并围绕专题开展教学研讨课活动。教师在一次次研究、备课、讲课中提高了教学综合技能,课堂上展示了基本功训练的成果。通过教育科研提高了教师的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并利用教育科学在实践中摸索客观规律,摸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处理好六种关系
1.工作与训练的关系。做到通过训练提高工作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加强技能训练,互相结合,互相渗透,时间科学安排,工作训练两不误,中心工作、日常训练协调配合。
2.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训练中,做到了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既要面向全体教师、全员培训、普及训练,又要将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重点,进行高要求的培训,做到点面结合,既抓全员提高,又要突出重点。
3.师德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关系。师德和技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是教师素质的两个重要方面。训练中以德为首,以技为中心,德技相促,德技并重,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4.训练形式与训练实效的关系。实效是目的,形式是手段,克服只重形式,走过场,不讲实效的缺点,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看教学实际能力的提高。
5.基本技能与特长的关系。教师要在掌握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特长,不能一味发展某项专长,忽略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6.处理好训练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关系。基本功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不断提高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而且要有阶段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既要突出每个阶段的重点,有针对性,又要注意前后的联系,长远的规划,要常抓不懈。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使我校教师素质稳步提高成为现实,更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21世纪的建设者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