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公司物流成本核算设计思路论文
本文共计38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SD公司物流成本核算设计思路论文
摘要:
面对SD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诉求,在分析公司的业务流程后,提出在相关成本费用类账户下单独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同时编制“物流成本分析表”,以此建立合适的物流成本核算管理机制,以期达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物流成本;制造企业;二级账户;物流成本分析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制造企业利润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得规模效益,或者采用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于是企业不得不通过缩短产品生产管理周期,降低业务流程运行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增长利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而控制是需要系统、详实的核算作为依据,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物流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构建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达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物流成本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
按照我国2006年9月发布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中的解释: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和存货保险成本[1]。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包括指企业在进行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输送、回收方面的成本[2]。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常见的核算模式
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中并没有独立的“物流成本”账户,并没有形成规范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而是将发生的物流费用分别计入到“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账户中,当物流成本越来越被广大制造企业重视时,才将物流成本的核算纳入企业内部管理范畴,并且不同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核算模式。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不改变现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在相关成本费用账户中增加“物流成本”明细核算账户,并增加明细级辅助核算账户,从而达到既能不影响财务正常核算,还能同时增加“物流成本”辅助核算账簿,达到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记录的目的,以便于对物流成本进行相关管理。
二、SD公司物流成本核算现状
(一)SD公司简介
SD公司作为一家民营制造企业,成立于1997年8月,主要是面向各大钢铁厂生产镁碳质补炉料、转炉投补料等各种耐火材料及铝铁合金等合金系列。随着钢材市场的从兴旺到萎靡,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后,就面临订单不足的现象,继而使物流成本的控制进入到管理层视线。但是,SD公司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在企业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成本被纳入到各项成本费用中进行核算。
(二)SD公司物流流程及物流成本的范围
公司生产的产品类型较多,但是业务流程相近,整个物流过程是:销售部拿到客户订单后,财务部进行订单审核,转交生产部,仓库发出原料购货请求,供应部选取供应商进行采购,到货后有质检部进行验货,原料直接进入生产车间进入生产环节,同时所需的辅料由仓库装卸搬运到生产车间进入生产,生产过程中质检部随时进行检验,产品在生产结束后打包后直接交合作的运输公司运送给客户,生产废渣运送到废料处理中心进行脱污处理后作为废品处理。在整个物流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订单处理、采购、质检、辅料存储和运输、包装、销售、废渣回收等具体环节里,均涉及到公司的物流成本。
(三)SD公司对物流成本核算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