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浅议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206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议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一直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工作,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很是担忧和难以理解。总结起来大体表现为下面几种情况:

浅议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论文

1.缺少学习兴趣。

化学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等,实验现象千变万化,丰富多样。和其它学科相比较,学生对学习化学似乎应该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和爱好,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校在上学期组织的一些测试中,和其它学科相比较,化学的成绩并不突出。我观察和询问了一些学生,并做了一些问卷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化学这一门课并不很感兴趣,或者只对实验感兴趣而不喜欢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随着老师一步一趋的学,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动力,自然就学不牢,成绩就提不高了。

2.化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在同一班内的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反应相差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课聚精会神,积极思考和做笔记。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似听非听,左顾右盼,或埋头做自己的事,而且这样的学生在学生中占有的比重有增大的趋势。我于去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测试阅卷工作,在阅卷中发现学生的化学成绩悬殊很大,同一考场内有的满分或接近满分的,而有的才二十几分、十几分甚至还有几分的(满分60分),整体情况也是如此。从阅卷后返回的我校学生的化学成绩来看,大体上也是如此,不及格的约占1/6左右。

3.缺少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去年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我参加考核评分工作。在考试中我发现个别学生一开始做实验便手足无措,连胶头滴管也不知怎么拿或拿不稳,在实验中丢三落四,实验结束后不知道倾倒废液,整理仪器,更不用说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了。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有一次县教育局组织的初三毕业考试化学试卷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食盐和面碱,酱油和黑醋都是家庭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庭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这是一道将教材中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回答不完整。

  当然以上情况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所以,我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方面进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等素质教育观才是最关键的。

一、激发兴趣,注重实验,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化学实验大都具有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等特征,通过实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将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会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特别是初中化学,它是化学的启蒙阶段。实验教学,更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中,关于用什么药品制二氧化碳最理想这个问题,我提供了如下信息: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稀硫酸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究竟哪种药品最理想,请同学们自己做分组实验。我话音未落,同学们就积极主动地实验,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实验中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此时,教师指导学生从碳酸钠,石灰石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快与慢,反应持续的长短,原料的来源,经济价值等方面考虑,并加以讨论。同学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