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故事(精选120篇)(第71页)
本文共计1915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老渔翁以为来的是小贼,不由心里好笑:“嗯,看来也是个走投无路的穷贼,主意打到我老张头上来了。”他提高声音道:“喂,兄弟,要窝窝头,桌上还有两个,麻烦你自己拿了,若要的是钱财,老哥我自己也没有,恕不奉送了。”屋外的声音停顿了一会儿,又响起来。听声音,这小贼是不稀罕这两个窝窝头,他是要进来。“你是要进来聊聊是不是?那就请从门里进来,捅破了草壁,你老哥哥可挨不过冬天去!”这个”小贼”也真听话,“簌簌”声一起,这回是缩回手去,悄没声儿地走了。
张鱼舟正想重新躺下,又觉得左壁被轻轻捅了一下,然后,门真的被推开了,“呀”的一声,白晃晃的一只手伸进来。接着,门大开了,一个人爬着进来。这人粗壮无比,似乎穿着件条纹黄花衣,只是带有一股浓浓的腥味儿。渔翁不禁来了好奇心,他睁大了眼睛细看。这时,天色已转亮,面湖的门外已透进光来。等老渔翁看仔细了,不由吓得一跤滚落在地。原来,这是一头老虎,身子足有水枯牛大小。这一吓非同小可,他冷汗淋漓,只是伏在地上浑身筛糠一般抖个不停,一去二来,人竟晕了过去。
等他甦醒过来,但觉得毛茸茸的一只前爪搭在他的肩胛上。这只虎脚的利爪可伸可缩,若是伸出来那么一爪下去,别说是个老人的瘦肩胛,就是一条壮水牛也准抓出一个血窟窿来。可是眼下它只轻轻儿接着,像并不存什么恶意。这样按了好一阵子,张鱼舟见没什么动静,就抖颤颤地睁开眼来,恰好,眼睛正对着那双金光四射的虎眼,只吓得他忙又闭上了眼睛。
又过一阵,老人还不见老虎的动静,这才缓缓张开眼睛,说:“虎……虎大王是要……要吃鱼吗?”这只老虎提起搁在他肩上的左前爪,向他晃了晃,眼睛里有一股痛楚、哀求的神情。这一晃使张鱼舟看清楚了,原来虎爪掌上刺有一枚东西。他这才恍然大悟:该死,该死,原来它是有事找我,不是来吃我的。这样一想,他的胆子就壮了许多。他爬起身来,说:“敢情虎大王找我有事?”
这头巨虎又将左前爪伸了伸,果然,掌上有一枚刺,深深刺在里面。他怕老虎受惊,将手慢慢儿慢慢儿伸上前去,尽力稳住不停抖动的两个手指,撮住了刺尾,顺着势一拔拔了出来。只听得老虎一声大吼,直吓得张鱼舟忙一个滚翻滚开了几步。等他爬起身来,老虎已出了窝棚,轻松地三跃两纵,消失在浓雾之中。
张鱼舟庆幸自己只是受了一场虚惊。第二天,他又去打鱼了。他想将清晨的奇遇讲给渔夫们听,怎奈这里地处偏僻,半天也没见着人,他也就顾自己打鱼去了。可惜这天运气欠佳,鱼儿不知为什么老不上网,他忙到傍晚,仍是空手而回,他一肚子的懊恼,回家去用冷水和着硬窝窝头,细细嚼下,早早睡了。 返回目录>>>
民间传说故事 篇78
北宋年间。京城。
夜色很好,微微的有些风,暗蓝的天空里,高高的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把四下照的如同白昼。
花园中间有很大一个水池,水池引了外面一股活水,池水清澈深湛。池岸上有一大片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美丽的`枝叶或介或个,颤颤巍巍,瑟瑟洒洒。
竹林里是一座轩馆。画栋雕梁,窗明几净,讲究别致。邻着池水,有一扇月洞圆窗。窗口下半面砌着雕花护栏,窗子上糊着折枝花纹的红纱。
来这座花园居住已有半年,张珍坐在窗下的书桌傍,对着一册赴考书籍。桌子上一个纱罩灯透 出柔和的烛光。天气已近深秋,依旧有些有暑气。不过,到了这半夜,也觉得发凉起来。不由自主的,伸了一下懒腰,打了一个哈欠。近三更了吧。合上书卷,他想起来走走。月洞窗这么明亮,想必今晚一定是个如同白昼的大月亮地。这样想着,连桌子上的凉茶都没顾得喝。就起身向门外走去。吱呀一声,推开金家那讲究的雕花门,先到了月台上,扶着栏杆先举目四望,觉得水面真是可爱极了。但见池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随风荡漾。里面的荷花虽然因季节已过,已然半残,但看去颇有诗意。张珍不由的想起两句旧诗,开口吟道: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正沉吟回味诗意之际,忽然眼前水波涌动,明月下看的清楚,俨然一条大红鲤鱼在水面上戏耍。听到人声,竟没有恐惧回避之意。依旧在荷花茎叶下餐喋,张珍看的有趣。不免手把着白石栏杆,俯身微笑。岂料那鱼竟索性向他游来。张珍心想,一定是有人长喂这鱼,养了观赏。所以这鱼不知道怕人。可惜我手中并没有饼饵,你这鱼是妄想了。于是对鱼说道:鱼儿啊,我张珍只是借住在此的一个穷秀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自身尚且难保,又哪里照顾的了你那?去吧,难道你也要挑灯夜读,求取功名吗?说罢自觉可笑,不免烦恼之事涌上心头,黯然扫兴。略一叹息,负手折回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