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论蒙氏幼儿音乐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自由创作的最好方式——音乐教育

  蒙特梭利认为:老师应协助孩子获得自由,避免限制孩子自发性的活动受到压抑或干涉,孩子必须自由活动才能真正表现自己。

  而音乐活动就是孩子自由表现、自由创造的最好方式。

  让儿童从小接受美好的音乐教育,在敏感期熏陶音乐,培养高情商的儿童,这也就是我们在蒙氏教育背景下开展音乐教育的理念。在蒙氏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应以持续发展幼儿的整体性为目标并以情感教育为基本点。

  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富有情感的音乐节奏,他们不但会用双脚打拍子,而且还会自由的舞动手臂和身体。当老师播放音乐和歌曲时,有的孩子会用两种不同的动作打拍子,当听到连贯的旋律时,他的手臂和身体会随音乐舞动。过于呆板的教具操作,虽然可以很好的培养儿童对“工作”的持久热情,但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方式。

五、敏感期熏陶音乐——培养高情商的儿童

  林格在《改变孩子一生的多元智能》中提到:3岁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蒙特梭利认为,关键期它能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愉快地学习所有事务,对所有事情都充满活力和激情。在儿童期,特别是4一6岁处于声音和音调敏感发展的关键期,音乐能力的发展规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我们能给孩子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能够为今后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从做中学——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做

  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做”。这与蒙氏的理念不谋而合,动作表现既能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参与探究、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

  在蒙氏教育背景下,直接性、体验性、发现性、创造性成为幼儿学习的集中特征,一系列物化操作材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师“教”的色彩,转而由“教学具”引领幼儿自主学习,同时也让幼儿能在这种宽松、自由、自主的学习中真正体会到作为独立学习个体的存在感和自豪感,这对于幼儿的人格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做中学,这与杜威提出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相符。蒙特梭利所期望的,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更深入的理解,以及通过教育来促使儿童的生命,开放出更加灿烂圆满的花朵。强调做中学习,操作中学习,主张自我学习,主张顺应儿童心理及需求,主要通过对儿童天性的领悟和顺乎天性的教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