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氏幼儿音乐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自由创作的最好方式——音乐教育
蒙特梭利认为:老师应协助孩子获得自由,避免限制孩子自发性的活动受到压抑或干涉,孩子必须自由活动才能真正表现自己。
而音乐活动就是孩子自由表现、自由创造的最好方式。
让儿童从小接受美好的音乐教育,在敏感期熏陶音乐,培养高情商的儿童,这也就是我们在蒙氏教育背景下开展音乐教育的理念。在蒙氏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应以持续发展幼儿的整体性为目标并以情感教育为基本点。
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富有情感的音乐节奏,他们不但会用双脚打拍子,而且还会自由的舞动手臂和身体。当老师播放音乐和歌曲时,有的孩子会用两种不同的动作打拍子,当听到连贯的旋律时,他的手臂和身体会随音乐舞动。过于呆板的教具操作,虽然可以很好的培养儿童对“工作”的持久热情,但不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方式。
五、敏感期熏陶音乐——培养高情商的儿童
林格在《改变孩子一生的多元智能》中提到:3岁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蒙特梭利认为,关键期它能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愉快地学习所有事务,对所有事情都充满活力和激情。在儿童期,特别是4一6岁处于声音和音调敏感发展的关键期,音乐能力的发展规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时期,我们能给孩子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能够为今后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从做中学——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做
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做”。这与蒙氏的理念不谋而合,动作表现既能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参与探究、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
在蒙氏教育背景下,直接性、体验性、发现性、创造性成为幼儿学习的集中特征,一系列物化操作材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师“教”的色彩,转而由“教学具”引领幼儿自主学习,同时也让幼儿能在这种宽松、自由、自主的学习中真正体会到作为独立学习个体的存在感和自豪感,这对于幼儿的人格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做中学,这与杜威提出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相符。蒙特梭利所期望的,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更深入的理解,以及通过教育来促使儿童的生命,开放出更加灿烂圆满的花朵。强调做中学习,操作中学习,主张自我学习,主张顺应儿童心理及需求,主要通过对儿童天性的领悟和顺乎天性的教育。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