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英语毕业论文 > 正文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的探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562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可以说,所有的英语教材都有一定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的设定是为学习语言而服务,所以在信息的输入量上远不能满足“浸泡”学生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单元内容确定课堂主题,并根据该主题、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学等的阅读和视听材料。材料的来源均注重语言的真实性(authentic materials),可来自于外国原版教材、录音、录像资料和网络资源,将学生“浸泡”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增加学生真实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教师授课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而语言的学习则为辅助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视听来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语言输入材料中的`内容量大,有一定的新信息,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一定的挑战性,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为将英语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教学既能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又能增加他们的学科知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所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所以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能产生一种融入性动机,对英语文化特别感兴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内在学习动机,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目的语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2.习得性原则

  “浸入式”教学模式的最基本理论来源于六十年代兴起的语言习得及语言学习的最新学说。如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儿童学习一门语言,无论是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在一定环境中学起来显得又快又不费力。克拉申的语言习得——学习假设(The Acquisition / Learning Hypothesis)提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而且只能是通过自然习得过程来获得目标语能力,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可以使语言习得者既可以获得接受性技能,又可以获得产出性技能;而有意识的学习则无助于语言能力的习得,甚至会妨碍习得的产生。同时,其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人类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可理解性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材料难度应该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The Output Hypothesis)认为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有三大功能:注意功能(Noticing / Triggering Function),即:“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部分语言问题,进而触发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和获得新的语言知识的过程。”;检测假设功能(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既学习者在扩展他们的中介语以达到交际需求时就是通过输出这一形式尝试新的语言结构形式,形成新的假设并检验哪些假设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元语言功能,即学习者所具有的关于语言“知识”的总和,即他们通过反思和分析语言所得到的关于语言形式、结构及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朗(Long,M)的互动假说(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认为双向交流较单向交流更为重要。

  因此,在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有意识教英语的做法,尽可能地去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语。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就不要过分强调某一单词或句型的学习,而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丰富的语言环境,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此外,允许学生在“浸入式”教学法使用的初期,在课堂上使用少量汉语,但教师应尽量鼓励其养成说英语的习惯。再次,允许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中继语”现象,由错误表达向正确表达过渡。 3.运用全英语教学原则

  Lado的对比分析理论指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总会把自己本族语的形式、意义和分布迁移到外语中去。如果外语的某个项目的形式、意义和分布与本族语的一样,学起来就容易些;否则学习的困难就多一些,错误也会多一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出现汉语迁移的现象,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语用上,对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干扰。利用目的语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减轻和消除母语的干扰。乔姆斯基的PPH(Principle and Parameter Hypothesis)假设提出语言学习者将原则进行参数化的过程是在暴露于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完成的。全英语教学本身为学习者提供了暴露于外语环境的机会,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超出他们自身语言能力输入的机会,而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将语言输入成功地转变成输出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以英语面对学生。英语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应是学习的工具,教师为学生提供全英语氛围,包括英语讲解、英语版书、英语答疑、组织英语活动,也常要求学生用英语提问、英语作业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