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论文
本文共计29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论文
一、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态势,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大体是和谐、融洽、友好的。除了学习外,“大学生在宿舍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大学生活、时政新闻、娱乐生活等”。大部分宿舍成员都做到互相尊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理想,以及宗教信仰等,并能互帮互助,对宿舍具有家一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是非辨识力不强,加之外界诱惑诸多,一些宿舍内潜存着文化低俗、庸俗等现象;此外,由于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集体生活中难免时常有摩擦、矛盾甚或拳脚之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设。(四)宿舍行为文化方面。大学生的宿舍行为基本上是文明健康的,宿舍活动较为丰富。多数大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理好个人内务,维护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除学习、休息外,聊天、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是大学生宿舍行为的主要内容。此外,学生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班级、院系活动,成员间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由于网络、手机、电脑等的盛行,当代大学生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淡化了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有甚者沉溺其中,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见,不断加强大学生宿舍各方面的文化建设,让学生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业已成为各高校当下亟待处理完善之事。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主体性、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员参与等原则。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是学校的权力主体,而非简单的被教管对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学生)为本,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宿舍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是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服务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健康、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强化学生对宿舍文化的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是“从古到今、融合各种文化因素而成的”,创造者“都是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来创新文化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改革、文化多元、信息充盈的时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及文化建设,要随着教育理念、文化环境、学生状况等的变化而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保持宿舍文化的活力。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并非仅是宿舍成员及管理人员的事,学校各级部门和全体师生都应参与到其建设活动中来。学校后勤、学工处、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要发挥其指导作用,统一规划、专门管理;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团组织等要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其教育作用,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宿舍成员自身要具有主人公意识,配合宿舍管理、关注并投身于文化建设。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小则有关成员的生活琐事、日常状态;大则关系到人格发展、公共环境。全员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给予学生更多关注,以期最优地实现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基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宿舍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品质
“大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一方面宿舍内部生活设施应及时修葺、更换、优化,提高学生居住的舒适程度。例如,增加宿舍空调设备、热水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另一方面宿舍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要具有人性化和进行美化设计,其功能和结构须符合学生人数、性别比情况。例如,建设校园超市、餐饮区、运动场等。各高校应秉持“坚固、实用、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多方争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的物力、财力支持,以保证宿舍在物质文化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提高集体生活的品质。


关于广告英语的语用学分析论文
英语中的强调用法
英语单词crush的用法和辨析
英语单词sack的用法和辨析
英语单词aircraft的用法和辨析
PHP中MySQL、MySQLi和PDO的用法和区别
考研英语中as常见的用法
粤语中“定”和“先生”的用法
关于宏中"#"和"##"的用法
英语常用句型结构的用法
英语语法倒装句的用法
浅论舞龙运动与龙岩市龙文化传播论文
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论文
三种离婚手续的办理方法
构建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的对策分析论文
开拓文化市场与打造文化产品畅销品牌的探索论文
浅谈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浅谈京津冀文化协同构想
浅谈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