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 正文

省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第2页)

本文共计28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在对文献进行具体加工整理的过程中,鼓励各环节岗位人员发现新问题、透视新层次、挖掘新题材、变换新角度、拓展新视野,将这些新的思想体现在文献的加工整理中,并作为工作人员的成绩记录在案。

  2.3做足案头工作,从不同问题、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出发,建立特色卡片系统,制定出立体的检索模式,使其具有更多的检索点,以方便读者检索查阅。

  2.4为防止一些特殊的珍品文献资料在重复利用时出现污、损、盗乃至氧化问题的发生,应备出复印件或影印件以供查阅。

  2.5除关注地方文献地域性和文献性之外,还要关注时效性,尤其是对各种年鉴和各种统计资料,需要先加工或最先加工、快加工、或特快加工,以避免因加工不出而造成的拒借。

  3 地方文献的利用

  地方文献的搜索征集和加工整理,说到底,是为了服务社会、方便读者。因此,地方文献的利用,才是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所谓地方文献的利用,就是读者对地方文献的查阅并对其所载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占有的越多,利用度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度呢?

  3.1做好前期的登记工作。变地方文献的被动利用为主动利用,对图书馆来讲是个新课题。要做到这一点须有一个准备期或称为启动期。在此期间,对来馆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可有:A、单位名称;B、本人姓名;C、查阅内容;D、查阅目的;E、有何意见。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读者所需所用,为开展“主动利用”奠定数据基础。

  3.2建立读者利用档案。档案内容大概两点:一为常来查阅的单位和人员及查阅周期建立档案。二对被查阅的文献内容及其被查频率建立档案,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数据,为文献的“主动利用”做到心中有数。

  3. 3按照档案数据,把最新地方文献的相关目录,用各种可能的形式通知读者,使读者更有准备地进馆查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进入图书馆之前的盲目性。

  3.4设计专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大地方文献的利用度。所谓走出去,是把专题中地方文献的内容经加工整理后,对外进行展览和宣传。所谓请进来,是请名人名家就本省的某一课题和内容举行学术讲座,其中可以是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

  3.5把地方文献中发现的学术或其它疑难问题,通过当地报纸张榜说明,请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踊跃揭榜、给予求证解决,并将其成果刊登于相应的学刊之中,同时在报纸上鸣谢。这样做既充分利用了地方文献、解决了学术上的问题、活跃了本省的学术气氛,还可以对地方文献从概念到范畴向社会进行一次生动的宣传。

  3.6在地方文献的利用中,还可以将其分为无偿利用和有偿利用两个部分。在当前,“有偿利用”将是地方文献工作健康发展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措施和环节。笔者认为:凡是通过地方文献的利用、并经过地方文献部分人员的直接劳动而获得的具有商品交换性质的、并可获取利润的信息,都属于“有偿利用”的范围。

  总之,最大限度地搜集、加工、整理出地方文献,使地方文献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而扩大省级图书馆的职能是十分重要的。

  〔出处〕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