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吟唱方法在唢呐教学中的运用(第2页)

本文共计24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滑音

  对于滑音的的种类来说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指滑音、气滑音和唇滑音。但是在实际的乐曲演奏中,这三种滑音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结合、彼此交错的。甚至有些乐曲中的滑音跨度会很大,这对于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种跨度大的滑音,应该是平稳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并且唇部肌肉、手指和气息都需要进行严密的配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演奏者也需要进行严格、刻苦的训练。

三、吟唱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情感的投入

  演奏任何的乐器,都需要演奏者拥有丰富而饱满的情感,这样才能打动听众、引人入胜。尤其对于唢呐这种流行范围广泛的乐器来说,演奏时的情感融入就更加的重要。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也适用于同样的乐器、不同地域的风格与差异。所以在东北地区唢呐的音乐风格是粗犷、豪爽、刚柔并济的,乐曲中也会包含很多的花舌音等技巧的运用。山东地区的风格多为嘹亮、华丽的,所以技巧的运用与转化就要更加灵活。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唢呐演奏者,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常常训练自己,尊重原曲,投入感情。

四、结语

  本文通过在吟唱教学法在基本功学习当中的应用、音场教学方法在技术、技巧学习当中的运用和吟唱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情感的投入。这三部分对课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首先我们发现气息的训练在唢呐的初学阶段必不可少;其次在花舌音、控制音和滑音这三种技巧的训练方法;最后不同的地理区域会通过不同的技巧来表达风格迥异的唢呐演奏,因此演奏者需要有广泛的视角和充沛的情感来对唢呐进行演奏。

参考文献

  [1]李凡末.吟唱方法在唢呐教学当中的运用[J].华章,2007,(03).

  [2]王伟.浅谈唢呐演奏时所常见的若干问题[J].北方音乐,2013,(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