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渠道

  在心理发展意义的幸福感研究者看来,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的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幸福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表现为一种社会认同感,从深层次上体现了对人生的目的与自我存在价值的追问,它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作为一种体验,幸福感既包含了认知的成分,也包含了情感的成分,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幸福感施加影响的重要渠道,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是可以感知的,音乐是有内容的,借助于歌词、音乐标题乃至文字(语言)说明等非音乐因素能建立起沟通形象思维的桥梁。随着学生知识、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想象、表象等心理过程,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

  音乐欣赏的目的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还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因此就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使感官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与准确深刻的理性认知完美地结合,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能生动地审美,同时增加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特别是多声部训练还是培养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好的音乐能让人感动,美的音乐能让人陶醉,有朝气的音乐能让人挺拔奋进,伤感的音乐能让人流泪,思乡的音乐能让人想家、思绪万千……音乐欣赏与表演过程就是这样一种短暂而美好的自我体验。幸福感实现的过程,是人们在攀登人生最高境界时不断出现的种种内心体验,是一种美好、积极的体验。这种体验导致人格发展的飞跃,让学生感受崇高,感受美好,感受爱、体会爱、学会爱,感受自我的力量,超越自卑与痛苦,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玲著《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曹理、缪裴言、廖家骅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3]吴跃跃主编《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日)野村良雄著《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