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30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教育论文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通过感性认识在提高到理性认识一样,对音乐敏锐的感能还有待于提高到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没有深刻的理解,感能也难以深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演奏,纵使对听众有一定的感染力,也还缺乏说服力。所以,钢琴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能的同时,应当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的分析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性在音乐理解力的培养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提高音乐分析能力
音乐分析作为认识音乐的方法与手段在人类音乐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分析是以音乐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对音乐作品用各种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它是音乐技术分析(调式、复调、和声、曲式学、旋律学等)与音乐学理论分析(音乐史学、音乐哲学、美学、音乐心理学等)相结合的重要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在我们的听觉感知能够直接把握的音乐本体后面,总是潜藏着某种精神内涵,对于这种精神内涵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揭示它的本质。
动人心弦的钢琴演奏,是每一位学琴者所追求的,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深入分析、理解作品;进入角色,表现作品。钢琴的艺术魅力与存在的价值,取决于情感体现。练琴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和熟练运用弹奏技巧,生动准确的演绎乐曲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让凝固在乐谱上的音符使听者真正领悟到音乐作品的美感、意义和价值。如何实现这一切?音乐作品分析必不可少!分析理解作品对钢琴教学和演奏同等重要,是教学者和演奏者的重要基础,只有准确深刻的分析,才可能处理得当,得心应手并趋于完美地演绎乐曲。
钢琴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学习研究技术方法,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作品进行系统、科学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给教者和受教者提供某一时代某一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美学倾向的知识,并使教者和受教者能更深人地感受音乐作品,从而为准确地演绎作品并为发展其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美学趣味明确方向。
如: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容,它反映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都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实际息息相关。所以要比较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内涵,准确地表现作品,就必须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有所了解,要审视作品中对人物、事物的描写,音里字间潜在的内容,把作者当时的社会生活予以准确“再现”。如此,分析作品的有关资料记载和介绍必不可少。
对调式调型的分析。调式是音乐思维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有各自不同的调式。它是区别不同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调式主音和调试音级各音之间的从属与倾向关系,是形成调式风格与特性的基础。调式不同,其风格与特点也不同。当然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不仅仅这些,本文在这里将就不再一一举例。
总之,音乐分析的过程就是人们感知美、发展美的过程。所以,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不能只作枯燥乏味的纯技术分析。在分析作品时,要认识到技术、手法只是手段,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才是真正的目的。在音乐作品分析中,应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感知美、发展美感的积极性,用音乐启发人们的联想与想像;用音乐感化人的心灵。众所周知,手段总是为目的服务的。因此,分析音乐作品的技术问题只为进一步探索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提高全面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它包括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文化素养则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对人类精神活动创造物的认识、把握、运用程度的多寡和优劣。
语言与音乐共源,文字与绘画同宗,艺术与哲学一体,是人类早期文化的普遍现象,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至今。文化素养具有多重性和多种形式,文学使人丰富,历史使人厚重,哲学使人睿智,而艺术使人富有灵感和激情。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历史的厚度、人性的纯度去触摸生活和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