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柏拉图音乐美学研究(第5页)

本文共计114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剧场政体与贵族政体

  这两个概念是柏拉图在谈到“音乐的法律”的时候提出来的。剧场政体是一个批判性的概念,它针对的是音乐中的自由主义。音乐中的自由主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创作和表演,另一个方面是鉴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音乐是如何从贵族政体向剧场政体转换的,在这个转换中,柏拉图又是怎样批判的。

  在贵族政体情况下,诗人们遵循着音乐的法律,从不混淆各种音乐风格,例如祈祷神的圣歌,和它对立的哀歌;此外还有阿波罗颂歌以及庆祝狄俄尼索斯诞生的酒神颂歌,等等。至于作决定、下判断也不是用嘶叫,嘈杂难听的呼喊,以及鼓掌拍手的方式来表现。公众教育的主管者们坚决要求听众必须默不作声地静听到底;男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教师,以及一般民众都须保持安静,否则就要挨棍棒。柏拉图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秩序,民众乐意遵从,从不敢用喊叫声来作判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们自己引进平民的统治和漫无法纪的革新。虽然他们是些天才,但是却没有鉴别力,看不出音乐中什么是正当的和合法的;象耍酒疯的人一样癫狂,毫无节制的狂欢,将哀歌和圣歌,赞歌和酒神颂歌不分青红皂白的混在一起,在里拉琴上模仿奥洛斯笛的声音,弄得一团糟,还无知地宣称,音乐里没有真理,是好是坏,全凭听者的快感来判断。他们还通过写作一些淫荡的作品,加上一些淫荡的歌词激起民众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的习气,使他们自以为能够判断旋律和歌曲的好坏。这样一来,剧场就从哑然无声变成了喧哗嘈杂,好像他们有能力理解音乐和诗中的好坏,一种邪恶的剧场政体因此兴起,取代了贵族政体。柏拉图说,如果这种民主仅限于那些有教育的人,那么还无甚危害,如果是那些没有教养的人,在音乐中首先就会产生普遍的无所不知的狂妄和无法无天;然后,自由就接踵而至,人们就会妄想他知道他实际所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再有任何恐惧,随着恐惧的消失,厚颜无耻就跟着来了。人们凭着过分的自由,傲慢无礼地拒绝尊重比自己高明的人的意见,柏拉图憎恶地说,这就是邪恶,就是厚颜无耻。[21]

  从上述对柏拉图思想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剧场政体就是指一种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人一方面无视音乐风格的规定性作一些漫无法纪的革新,将各种风格的音乐混淆不分,以迎合听众的趣味;另一方面一任自己的快感来对音乐作判断,并且完全无视受过教育人的意见,这种不是建立在受过教育基础上的自由和民主,这种无视音乐真理的自由和民主就是邪恶的。显然,柏拉图对剧场政体持一种严厉的批判态度。他坚持一种音乐的真理主义,换句话说也就是音乐的精英主义,所谓贵族政体也就是精英政体,或贤哲政体。音乐必须根据音乐的法律来表演和创作,不混淆各种音乐风格和种类,在剧场里静听到底,并且根据知识来作音乐判断,而不是根据快感。柏拉图的剧场政体说对现代的流行音乐生活同样有着现实的批判意义,因为,现代的流行音乐活动就是一种典型的剧场政体:从创作来说,怎样吸引听众就怎样创作;从鉴赏来说,听众完全凭借自己的快感来作判断。它与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上面我们对柏拉图的音乐美学作了必要的讨论,现在我们来作一个概括:这种美学,从其理论的性质来说,它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美学。从其理论的形态来说,它是一种规定的体系,而不是一种描述的体系(所谓规定,是说它应该是什么;所谓描述,是说它实际是什么和怎样)。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柏拉图的音乐美学。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 会饮篇[A]. 朱光潜译.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35.

  [2] 吉米·詹姆斯. 天体的音乐[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1-32.

  [3] 柏拉图.高尔吉亚[M]. 宋祥瑞译.据Benjamin Jowett英译本,http://classics.mit.edu/Plato/gorgias.html

  [4] 柏拉图. 法律篇[M]. 张智仁、何勤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6.

  [5] 柏拉图. 理想国[A]. 朱光潜译.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2-63.

  [6] 柏拉图. 理想国[M]. 郭斌和、张竹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0.

  [7] 柏拉图. 法律篇[A]. 朱光潜译.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C]. 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1983. 303-3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