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联合办学教学效果及考核体系调查(第2页)
本文共计41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师生对新闻双学位教学的满意度
1.师生总体的满意度
数据表明:61%以上的学生对双学位学习总体表示满意,但存在19.8%的学生对此不置可否和不太满意。教师总体满意度达76.4%,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纪律以及课堂互动性不高两个方面。关于双学位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目的,43.4%的同学认为基本达到,26.8%认为没有效果,,29.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点与所调查对象有密切关系。此调查结果与调查对象的选取有直接关系;2005级和2006级的学生直接从事传媒工作的人数以及顺利考上新闻专业研究生的并不占双学位学生的主流、而现在就读的学生由于没有毕业,其成效也难以量化分析。学生还没能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学习的目的是否达到。尽管如此,55.1%的学生仍然认为双学位有用,毕竟多学一门知识今后就业面更广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满意度较高,81%认为从考核分数上看,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较好,但也出现不太会用所学处理和分析实际新闻现象的短板。
2.师生对新闻双学位具体教学的满意度
78.3%的受访学生对现有的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安排、课业压力等具体学习环节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学生尤其满意的是,高校能结合自己的特色开设相关课程,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的《经济新闻采写》、武汉大学开设的《中外广告史》等课程,学生们反响良好。然而对教材满意的还没有达到半数,不少学生认为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或者比较浅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将国内优秀教材、教师自制资料和网络资源相结合,努力为学生提供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立体教材,并且将教师课堂上的课件通过网络与学生共享,真正做到课上、课下不断线,打破时空的限制,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续到无限的课外自学上。
在访谈中,受访学生对联合办学的正面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跨校学习打通了不同层次不同教学风格高校间交流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拓展视野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的知识构架并搭建完备的人脉网络,为未来从事新闻传媒工作奠定基础。第二,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媒介素养、使自己有机会成为传媒所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第三,通过双学位学习有利于接收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访学生对联合办学持负面评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双学位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预期目标有所出入,且辅修新闻传播双学位的同学在就业中并未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媒介的入职竞聘过程中。第二,双学位的学习对本专业的学习有点影响。且占用了周末的时间,像鸡肋欲罢不能。第三,教学和自己设想的有所出入,过于偏重理论框架的搭建,而对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课程设置不够。另外,教学时间短,课程容量和深度和本专业相比有所压缩,尤其是操作课很少或者形同虚设,并不利于辅修者和本专业学生同台竞争。
教师对课程设置以及授课方式、时间安排都比较认可,78.9%的老师认为通过双学位让更多热爱新闻专业的学生受益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同时,在双学位授课这个平台上,教师能结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的特长来延展自己的教学内容,甚至开掘更多的教研课题,对自己的教学研究也有帮助。
3.师生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对于新闻学这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而言,成绩获取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75.6%的学生虽然对闭卷考试表示认同,但是,他们更希望能结合不同课程的侧重点采取试卷考评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例如提交新闻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来替代理论考试等。教师对现有考核方式比较赞同,他们认为,双学位学生毕竟没有受过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习和培训,用闭卷考试之外的形式考核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具现实操作性,因此,在联合办学现阶段不会采用,不过,随着办学的深入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未来可以适当引进更多考核方式。
(三)本专业学生对开设双学位的态度
新闻专业学生对开设双学位的总体态度是支持的,占调研人数的70.2%,明确反对的为12.5%,不置可否的为17.3%。赞成的同学认为,通过开设双学位,1.可以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度和美誉度,对本专业起到宣传的作用;2.通过引入竞争,让本专业同学有危机感,利于其提升学习动力;3.通过利用网络建立社区或者讨论组,利于不同专业对新闻感兴趣的同学之间的学科交流和人际互动,利于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扩展。而反对的同学则认为,新闻专业不属于基础应用性专业,不像英语或者中文那样具有普适性,并不适合扩大招生,其认为:1.新闻专业实践性强,对专业资源的使用、设备的更新等要求较高,扩大学生规模会挤占本专业学生的学习以及实践机会,模糊专业特性。2.新闻专业就业面窄,进入媒体机会较少,扩大学生规模会增加本专业学生压力,尤其是本专业只有一个学科背景而双学位同学有两个学科背景,这样会造成本专业学生的劣势地位。不置可否的同学,其主要观点则是,竞争以及就业压力都源自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与旁人因素无关,关键是自己要对内抓好基础,对外提升人脉,这样,即使扩大竞争规模,自己也能脱颖而出。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