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的论文(通用9篇)(第9页)
本文共计209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感受音乐的美,达到美育的目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初中学生理解和感悟能力参差不齐等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比如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将其引入到作品的意境当中,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加强文化融合,提升音乐认同
音乐也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同样属于文化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并不完善,因此对音乐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应该也不充分。因此,加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融合,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由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使我国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上独具特色,我们可以将音乐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来感悟音乐的内涵。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我国传统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这些传统名曲的欣赏和感悟,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增强学生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五、运用教学优势,开展实践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现代科技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和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通过多媒体创造的视听体系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审美体验,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为了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加的生动,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辩论赛、艺术表演等形式,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最终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总而言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意志品质有重要影响,应该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针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我提出了几方面的对策,包括改善教学方法、精选教学素材、重视审美感知和培养审美情趣、加强文化融合、运用教学优势及开展实践活动等,希望这些对策的提出会对解决这一课题提供参考和帮助。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课题的研究和讨论之中,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使他们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灵芬.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7).
[2]黄涛.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3]陈学超.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5(8).
[4]顾晓丽.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15).
对现在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的论文 篇8
一、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在传统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缚着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将相关的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因此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并且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容易出现抵触心理,无法将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音乐教学的质量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程属于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并没有充分的重视音乐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也缺乏一定的工作积极性,很多音乐教师只是音乐课本为根据开展音乐教学,并不会对学生采用一些扩展性的教学模式,因此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导致学生不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