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宋代词调音乐与音乐鉴赏教学探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宋代的词调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文化符号,其更是有着深厚文学化的音乐艺术。音乐和诗词之间存在着能触发情感的道路,两者完美的结合将艺术推向新的境界和高度。南宋复雅思潮的出现为姜夔音乐风雅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姜夔用词讲究,立意取材巧妙,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塑造出其独特的风格并虚化出自然之景,在虚处流露情感。姜夔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其在创作时有意识的先“率意为词”,之后“协音律”,在讲求文曲兼顾的同时,为雅词添彩着色。文人知识阶层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他们在创作中将自己的体验、情感和文化修养等融合于当地的民间曲调中,表达出不同的意和象。诗意将音乐作品的主旨完美的呈现,写意之美则体现在音乐家创作的标题和音乐表达方式中。气韵、神韵、意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注重以无限的意境表达有限的题材。学生在鉴赏中将有限的体验与音乐家的情感形成共鸣,可以更深层次的进行情感交流。古代和谐、宁静、自然的环境为文人提供了感悟音乐、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姜夔的自度曲创作所形成的风格,在儒家文化中孕育的同时也被儒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影响,造就了姜夔独特的以“中和为美的音乐审美观”。在词调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应使词调音乐置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中,从绘画、音乐、美学、哲学等角度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意识,在音乐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修海林.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与音乐美学研究[J].人民音乐,1997,05.

  [2]戴晓敏.浅谈中国古典文人音乐的“写意之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3]张文胜.词调的本体论与创作论意义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朱道忠.音乐与古诗词之审美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04.

  [5]柳青.大学生词调音乐鉴赏教学—以姜夔词调音乐为例[J].艺术教育,2012,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