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电大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第3页)

本文共计725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以显得防治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针对该缺点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防止措施;处理措施

前言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等。因而防止楼板开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对凝土工程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一、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形式

  1.斜向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成45°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2.纵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如某教学楼,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面积出现宽度0.1-0.3mm不等的纵横向裂缝。

  3.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如某在建工程,因板面面积大,在晚上浇混凝土,第二天早上派人浇水,但前面浇,后面就干掉,到中午时板面出现龟裂缝,用肉眼可辩识。

  4.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45°裂缝,板上皮居多。

  5.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6.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7.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2.1设计方面:

  1.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2.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3.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的温度变化每30.48m收缩或延长19mm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

  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5.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2商品混凝土原因:

  1.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

  2.水灰比大(塌落度太大),水泥用量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3.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4.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5.混凝土供应间歇时间长。

  6.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批验收合格后分类存放,不得混放和混入杂物,选用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及施工条件,结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

  确定其掺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加入水泥用量的2.5%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减少水化热,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自收缩。

  2.3施工原因:

  1.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2.冬时期间受冻。

  3.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4.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5.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6.楼板内暗埋管线不在板正中,保护层减小。

  7.混凝土振捣不当、不均匀。

  8.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水分蒸发;浇筑

  9.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留置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并设专人检测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在其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