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 正文

郑州市人口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第4页)

本文共计70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其他不确定的风险因素

  如战争、洪水等不可抗的因素。如战争,青壮年出征,受伤或者战死,直接导致青壮年,尤其是青壮年男子的减少,由此改变了整个国家的人口结构。

  三、不同因素造成的人口结构的变动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人口的波峰型上涨引起人口结构的分层严重,并在后期造成社会老龄化严重。从建国初的人口第一次爆发到现在,当年的第一次人口潮的婴儿已经进入了老年期,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趋势显。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迅速蔓延。

  (二)在对人口结构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过程中,生育率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它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变量。对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实际在马尔萨斯时代已经开始。在马尔萨斯模型中,生育率和死亡率影响人均收入。

  (三)人口结构对投资的影响,在国内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马寅初通过对人口与资金矛盾关系的分析,认为我国最大的矛盾是人口增加太快与资金积累太慢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扩大再生产,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才能使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张纯元、吴忠观的人口经济学也详细阐述了人口增长对资本积累的影响。上述仅是从理论定义角度论证人口因素与资本积累可能的关系,朱超则利用亚洲面板数据分析外部均衡中的人口结构效应,发现人口结构与投资关系不明显。然而李威则深入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演技人口结构和投资的关系,发现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对投资有负向影响,但是该演技就缺乏一定理论依据。为了拓展人口结构与资本积累理论研究,刘渝琳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发现老年抚养比对资本积累的门槛效应以及区域差异分析有待深入研究。

  (四)人口結构对储蓄影响,在国内研究方面,汪伟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高速增长与抚养比系数下降会导致储蓄率上升,经济增长对储蓄率上升的贡献随着适龄劳动人口的增加而增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而减弱。分析结果显示:计划生育政策不具备可持续性,特定时期开放计划生育政策也将无法应对中国高抚养比的现状,而保持该政策则会获得一个脚底人口总量的均衡人口结构。因此,提高即期消费率刺激经济应考虑人口结构。国内学术界额普遍研究成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人口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的变动会通过影响消费、储蓄等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相互作用。

  四、政策建议

  人口结构改变引起的物质资本变化无疑将影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修改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进一步增强劳动力自由流动。建议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通过增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措施,逐步减少劳动力因户籍差异而遭受的不平等待遇;通过积极构建一元户籍制度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搭建便利、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以实现劳动就业信息化与网络化,保障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获取信息的对称性与及时性,实现劳动力的高效配置,以便能充分、有效利用尚存的人口红利。

  (二)增强人口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综合素质。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效应的逐步减弱,过去重点依靠加大劳动力数量投入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终将由于要素供给的取法而难以继续。面对这种情况,建议增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尤其注重对西部和偏远山区的教育投入,以实现全国地区教育的均等化;优化、完善教育结构,力争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普及12年义务教育;提升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力度。

  (三)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协调互动。未来我国人口结构的加速老龄化,无疑会引发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结构性改革,这也对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构建多元化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三次产业协调互动,以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