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问题分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六)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相对复杂缺乏特色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断出现,这说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日益提高,但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关理论认识还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外延也各不相同,这都将造成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的无所适从,而与学校实际情况不完全结合,采取“拿来”的方式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应重视价值取向及文化背景的作用,并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应对措施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阐述了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也要提高重视,将课堂教学、课外指导等方式作为主要环节,建立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在加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常见问题,着力采取以下几点应对措施:一是学校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达成共识。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心理教育工作成效具有关键性作用。学校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投入,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心理咨询人员就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要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重要性的认识,对此项工作加大投入。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立过硬的专业师资队伍,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的学生心理素质也更高。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师资培训内容,积极开展相关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不断提高重视,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明显效果。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因中小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外度过,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只依靠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应基于中小学教学加强引导家庭教育,使家长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对教育行为不断规范,创造健康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学校除此之外还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四是定期督促检查,对中小学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以科学态度定期检测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及学习等情况,根据心理障碍程度分类收集调查数据,为中小学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