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中小学教育督导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3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近年来,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进行了广泛的关注。从政府角度来说,20xx年底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从地方和学校的角度来说,一些教文体局督导室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查小组,对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进行督导检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还纷纷制定相应计划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上海为例,在《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督导评估体制,并列出督导评估指标。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督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一次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督导现状取样调查中,89.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应该由专家或督导来评估专业人员的服务情况。可见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重视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资源的限制,我国一些一线城市发展(如上海、北京、广州)较好;而二、三线城市虽有一定的重视度,但专业督导机构及督导规范性较为欠缺,特别是一些西北地区相对比较落后。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工作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善。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督导队伍不合理,督导者培训方案空缺,督导过程标准化较低。在督导队伍方面,大多由政府相关人员和领导组成,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在督导者的培训方面,除了一些一线城市,其余各地培训方案也较少,良好的督导者选拔措施和有效的督导者培训机制并没有建立。在督导过程上,督导原则没有标准化,督导评估更多为鉴定性评价,缺少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以学习发展过程为对象的发展性评价。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均较为单一。在督导的形式上,主要以专家专项督导为主。专家专项督导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督导形式,其速度快、倾向性清楚、对比性强、调节决策及时的特点有助于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寻找原因及提出改进的建议。在督导的内容上,包括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观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团体咨询活动、实地察看心理咨询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查阅核实相关档案资料,等等。近些年,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一些地区逐渐充实了督导的形式和内容,但在各省市的心理督导中,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落后的地方,督导的内容还是较为单一,并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和实践性。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策略

  1、健全各省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工作领导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各省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行政指导力度的同时,更能够卓有成效地保障和促进基层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构

  20xx年吉林市一位政协委员就《关于成立“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中心”》(第57号提案)提出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构。提案中明确指出,吉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人、专家负责此项工作,出台的相关有实效操作性的文件也很少见。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吉林一个地区存在,我国大多地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依托各省市地区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专家资源及在中小学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构,可以通过行政督导,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开展;还可以依靠目前已有的专、兼职心理教师资源,切实加强对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力度。

  3、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督导制度的完善,既要以我国的教育现状和社会文化背景为根据,也要参考国外心理督导理论,引进良好的督导模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可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督导方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