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探讨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第2页)

本文共计80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统一

  中小企业中,经营者往往就是最大的股东。自己出资,自己经营,这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决策灵活及时,经营目标明确和强烈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优势,经营者目标与股东利益取得一致;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司在经营上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资金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

  (二)经营多属于负完全责任的个人经营

  企业的经营决策主要依靠领导人自己对市场的直观把握,因此企业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人能力。其特点一方面表现为有权力、善独裁;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内在的激励机制,较少存在经营者的“代理成本”,经营者具有机动性,成本意识,担当风险的勇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开拓精神。

  (三)初始资本及可利用的资本少

  企业经营的初始资本主要来源于个人积累及借款,资本额少,加上外部融资能力的限制,使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资本增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这就将中小企业的活动领域限于中小资本能以操业的范围,否则会遇到极大的风险。

  (四)具有经营机制方面的灵活性和易变性

  中小企业在经营中表现为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反应及时,可合理调度和配置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如在中小企业密集的浙江省就表现为主导产品突出、专业化程度高、管理成本低,在大环境相对萧条时期,能加快调整步伐,适应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

  (五)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中小企业从事的行业多容易进入,所以在扩大其产业市场的时候,许多新的对手会参加进来,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而中小企业自身弱小,很难禁得起时常波动的冲击。出于这种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原因而参加了联合组织,缺乏协调性。因此表现为经营者常常为避免竞争而寻找出路,在质量、性能、设计上搞差别化,避开价格竞争,力求实现不完全竞争。

  (六)受环境变化刺激或冲击大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一般缺乏大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资本金小,产品品种少,顾客面窄,常常依赖于某一种产品和技术,因而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和压力就会增大,许多中小企业就是因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政策的压力而破产。

  三、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一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局限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受规模和人员素质的限制,往往存在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管理缺位的现象;另外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体制影响,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也遇到了阻碍,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资金短缺,筹融资能力差

  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数量较少,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生产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在筹融资上面临的主要外部问题是缺乏政府支持,造成融资渠道少,使其只能通过间接渠道进行融资,获得资金困难,造成后续资金不足,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一,在银行信贷政策上,存在歧视。信贷资金分配过度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而中小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对其的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极不相称。 同时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基本上限于流动资金贷款,长期发展所需资金难以得到满足。在金融组织机构方面,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私营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

  第二,在银行利率政策上,存在所有制歧视。政府和央行对国有企业给予较多的利率优惠,而对私营企业则不实行。在实行浮动利率时,对私营企业的浮动幅度也往往比国有企业要高。少数金融机构还采取一些不合规的方式,擅自或变相提高对私营企业的贷款利率。这些问题,都加大了私营企业的筹资成本,使私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在直接融资方面,资本市场侧重于为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管理层一直将股票上市当作为大型国企解困的有效法宝。至于对中小私营企业进入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发行,管理层也基本上持排斥态度,到目前还没有私营企业发行债券的实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