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养成教育的实现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是大力营造养成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每日集体宣誓、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积极倡导“养成良好习惯光荣”的气氛。使学生在良好文化的熏陶下,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生成。

  ( 四) 评价激励,确保“自主教育”实效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初往往是从约束开始。为发挥评价的导向和监督功能,我们构建了以学生自我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养成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实现多元评价。

三、坚持全员育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自主教育”长效机制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为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我们认真贯彻五项原则: 以德启智原则、规范性原则、自主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持久性原则,大大提高了养成教育的科学性。

  所谓“以德启智原则”,就是我们高度重视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德育改善学生的智育水平,通过提高学生的情商、促进学生智商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规范性原则,是指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体现规范性。规范设计、规范实施,确保实效。

  所谓自主性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为目的,时时处处体现“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律作用,促进其和谐发展。

  所谓知行统一原则,就是要体现“知、情、意、行”这样一个教育过程,以产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效果。

  所谓持久性原则,就是在管理上要体现“严、细、实、恒”策略,因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必须要严要求、精细化、抓落实、反复抓,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自主”养成教育的实施,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大大优化了育人环境,改善了学生心理,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走进我校校园,“举止讲文明,跑操讲整齐、就餐讲秩序、就寝讲安静、内务讲整洁、班级管理讲自主、课堂学习讲合作、社团活动尽张扬”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时时讲自主、事事好习惯”已巍然成风。德育教育的成功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自主”养成教育的实施,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大大优化了育人环境,改善了学生心理,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