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审计作用的发挥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2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5审查设计变更及经济签证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实际工程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工程设计变更是工程建设中普遍现象,这也是工程建设中工程周期和工程经费无法控制的主要因素,也是工程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审计人员应先对对拟进行的设计变更进行计量与评估,分析设计变更对工程周期和工程造价的影响,从多方案变更中优选出实际可行、经济合理的变更方案。对设计变更进行现场监督和重大事项记录,并简要载明变更产生的原因、背景、时间,当事人、工程部位、提出单位等,为竣工结算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对应在合同中约定的经济事项不能以签证形式出现的,建议建设单位以补充协议的形式约定相关事宜,审计人员应对经济签证单备份,以避免施工单位添加涂改,经济签证单应按顺序编号,避免重复签证。
三、工程建设中审计工作的要求
3.1加强工程建设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工作是一门专业很强的科学,尤其是工程建设的管理审计。由于工程建设单位千差万别,具体审计要求也各不相同,面对变化不定的施工现场,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与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如医院的工程建设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工程、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医院基建审计的实践经验。能站在医院医学需求的具体建筑角度,提出实际有效的审计建议,因此,应加强审计人员的日常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努力提高实战经验,大力倡导重实际、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的审计作风,教育跟踪审计人员要时刻把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牢记在心,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自身形象,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技能。
3.2明确审计定位
“到位而不越位,参与而不干预”应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定位。作好审计的工作定位也是影响审计效果的重要环节。审计工作要全程参与,认真、扎实、细致地参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跟踪审计意见及建议,随时纠正一些有关工程造价问题中有损建设单位利益的做法,对跟踪审计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审计人员要认真负责地去努力完成,但是工程日常管理工作,如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等问题,不应干预过多,否则就是越位。积极与建设、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的沟通协调,不能替代建设单位履行项目管理职能。
3.3制定科学的审计流程
科学有效的审计工作,不仅有严谨、丰富的科学内容,更有一套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工程建设的审计工作,也要有一套科学的审计流程。首先,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各阶段审计计划,在人力、时间、任务上作到科学严谨的安排。审计计划应涵盖施工阶段审计工作的所有重点,应全面、完整、可操作;其次,要编制审计日志和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日志,记录相关问题,为审计工作保存第一手资料;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必须反映审计事项的实质性结果和重要过程,并记载有关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式等内容以备随时查询、审核。再次,编写阶段性工作总结。审计人员应及时与各方进行沟通汇报,重点分析建设工程项目的种种偏差,查找原因,及时编写阶段性总结材料,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3.4注重对审计工作的研究
审计人员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一方面要建章立制,规范业务流程,同时要结合实际,注重审计工作的总结研究。在开展审计过程中应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工程项目审计的指标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大胆尝试,在实践中深化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审计规律的研究,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审计工作本身要刚柔结合,对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以及高估、虚报工程量等大是大非问题,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刚正不阿;而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则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做到少争论、多理解、多尊重,做到柔情服务,审计工作的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