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期刊出版业转企改制财务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论文
本文共计29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简述期刊出版业转企改制财务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论文
一、期刊出版业的转企改革
原来的期刊出版业多属于国家事业单位,依靠财政来解决运营经费。在2009年1 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作出了“转企改制后的出版发行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前景”主题演讲。2010 年,中宣部作出指示:出版行业在年内要完成转企改制,希望通过转企改制,改变国有文化单位在市场中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迸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但是,由于改革,也给行业内带来新的问题,其中,财务管理上问题比较突出。
二、期刊出版业财务管理问题
( 一) 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文化出版单位长期以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从事出版、印刷和发行业务,履行舆论导向、文化传播、科技普及等职能,大多数的企业财务管理也仅仅是财务数据的表现形式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本质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远远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其他功能,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差距甚远。诸如:有的出版社为了满足上级单位对转企改制的相关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形式上落实好各项改制构造,其实质上根本没有太大改变。加之一些出版社规模小,出版工作者较少,管理经营结构简单,直接导致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出现,这样,出版单位财务管理岗位制度没有办法行使相互监督的权力,非专业人员对账目设置不清晰,数据起不到记录的作用,账目失真,监管部门核查困难。
( 二) 资金运营管理水平低
由于财务部门的运作与市场部门息息相关,导致其资金周转环境不佳,和资金匮乏。其次,由于新兴技术的兴起,期刊出版业深受电子期刊和网络期刊的影响,导致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市场份额降低,实体店销售困难,应收账款签收出现问题。对于资金的财务管理的目的将更难达到。另外,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对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的能力,而上下级在此问题上达不到良好的共识,就无法对财务管理上进行合理调节。
( 三) 资产意识淡薄
出版行业资产管理必不可少,由于意识淡薄,固有资产管理与各环节之间漏洞百出。诸如:固有资产账面记录不符。由于物资采购、使用和损坏等情况记录错误或缺失,账目记录不完整。许多出版企业重钱不重物,固有资产流失严重。许多材料管理不到位才,一旦发生问题,也无从查起。另外,过度购买资产,也导致资产闲置浪费,使其他方面款项不足,出版单位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出现困境,出版单位利润大幅下降,便无法正常运营。显然,固有和流动资产管理不到位,而出版单位若没有立即做出补救措施,不但收不回资本,也将面临倒闭风险。
( 四) 生产成本、费用核算问题
由于出版行业的稿费、加工费在出版之后支付,导致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其他企业不同。例如,出版单位当期产品的出库入库,各项成本的支出,按照会计管理条例,应该计入成本但尚未支付的款项,应该计入“应记生产成本中”,这就属于新闻出版行业特有的负债类科目。应该在出版行业内增加这一科目的销售结转方式。而且出版物具有时效性,随时间推移,价值存在差异,因此对于过期、报废刊物的成本、费用核算情况问题也较为严重。
三、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应措施
( 一) 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改制后,应建立一套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完整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而不是在原有的财务规章制度基础上简单加以补充和修改。新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分层管理框架,明确内部各有关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和职责;建立内部财务管理的分项管理制度,包括筹资管理制度、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和利润分配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制度等;建立财务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作。在制定内部财务制度时,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本单位财务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