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和措施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8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最后,要针对成本投入进行深化分析,保障管理能够提升公立医院的效益。成本的核算最终的要求是对于财务管理精细化有着更强力的推进作用,能够将财务问题直观地反映在报表上,针对财务报表的核算机制和情况能够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围绕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权衡利弊,从而实现多角度的财务发展分析,优化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保障医院收入的提升,有效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和成本投入。
(三)绩效的财务管理精细化
首先,实施绩效考核的指标需要更加多元化,当前公立医院需要进一步深化绩效考核方案,有效推进医院的正向发展,以医院未来发展战略为基础,运行环境中需要哪方面的技能、管理就进行什么样的考核,加强考核自身的权重,实现绩效分配的导向性,引导医务人员和员工实现公立医院运营优化的目标。
其次,要科学化地分配绩效的权重,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以考核给予员工一定压力,但是要以后续的分配模式形成推进力,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绩效考核的强化效果。当前绩效考核实施的制度一般都是以医院和科室进行的两级负责制,其中绩效强调的是工作完成的质量、效率以及最终获取的效益,以此为基础实现个人的绩效平衡,在保障医疗质量以及安全治疗的前提下加大效率以及效率在绩效中所占据的比例,同时推动定期考核的落实,实现节约有奖的经营机制[3]。
最后,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要以灵活为主,实现医院快速发展,同时保持绩效管理的灵活性,获得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优化分配制度以及核算体系,强化公立医院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协调各项矛盾,解决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实现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设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专门办公地点
要开展精细化的财务管理的基础是要将精细化管理系统化,因此需要专设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办公地点,成立的机构要独立于各个科室以及部门之外,进行统筹化管理,对各个科室与部门的财务情况、支出详细核算、亏损以及收益情况进行有效统计,保障绩效能够依照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分配,推进公立医院整体形成强化的激励制度,从而有效激发员工自身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病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4]。
(二)针对医保
管
当前公立医院在进行最终结算时,大部分都会依赖医保进行最终结算,为此国家需要考虑录到机制的变化与改善,尤其是针对城镇居民以及一部分农村有相应医疗补偿的状况,为此需要设立专门进行医保事宜管理的办公室。
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增加医保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细化职责,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落实,将患者作为财务管理行为中的主体,能够保证医保资金进入医院收入的最终核算范畴,从而提升医保核算业务对公立医院发展的推动力[5]。
(三)针对固定资产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
在公立医院中,固定资产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是发展医院自身的基础,医院拥有的收入大部分也是要依赖专业的医疗设备而获取的。因此,要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就需要针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
一方面,要针对公立医院中的各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盘点,由财务人员、设备科人员、总务科人员协同合作进行盘点、登记与核对,要对不同类别、规模以及型号的固定资产进行收集归档,如果发现了已经转移或者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也要及时审批并最终注销。
另一方面,要建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对于当前固定资产的购置、转移以及最终报废进行有效激励,确保各个部门之间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固定资产核查工作,高效安排医疗设施或者医疗设备定期的维护、检修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要在公立医院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记录、存储、核查的信息管理体系,保障财务工作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及最终核算质量,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优化硬件配置,实现信息化管理,聘用专业人才针对患者寻求治疗过程中缴费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医疗流程之中的医疗服务、行政组织以及后勤保障三个关键性的财务管理重点业务流程体系,优化各个模块的衔接,实现一卡通服务,提升医院诊疗服务实施的效率,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