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研究(第3页)
本文共计54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 三) 建立基于外语水平的学生分流机制
据笔者在课堂上的随机调查, 相当部分的学生反映英语水平跟不上双语教学的进度, 从而畏惧双语课程, 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基于这一情况, 课前对学生进行分流, 实施“分笼喂养”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课前学生分流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外语出题测验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或依据其英语四、六级的成绩, 从中选拔比较优秀且自愿参加双语课程的学生, 以使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从而有效地避免有的学生厌学情况, 防止其在放弃外语学习的同时放弃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慢慢提高英语授课的比例, 最终达到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
( 四) 建立双语课程教材建设的资助机制
教材, 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 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位置, 在双语教学中则更是如此。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多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 由于地域文化的原因( 如前文所述) , 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双语教学的需求。因此, 加强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完善相关的资助机制就很有必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资助对原版的英文教材基于其利弊进行改编。这样一方面可以掌握国外先进理论和管理理念, 以达到工商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 同时对涉及到本国的特定内容时进行改编, 使之符合本土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因而, 改编教材既能保证语言上的原汁原味, 又能按照我国的教学大纲进行量体裁衣。
五、结束语
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 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社会急需大量英语水平较高的复合型、国际化的工商管理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 工商管理专业,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相信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和全社会的关注,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定会在质与量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达到双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中国
参考文献:
[ 1 ] 李春茂. 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进展研究[ J ] . 高校教育管理, 2007 ( 5 ) : 70-76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o.cn.
[ 3 ] 杨波. 关于高等院校经管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J ] .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 ( 4 ) : 96-99 .
[ 4 ] 潘惠霞, 邓文. 双语教学探析[ J ]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 4 ) : 46-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