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美艺术类档案的特点与收集探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美术艺术档案的收集工作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不少美术艺术档案形成者的价值取向标准发生了变化,对于经济利益的思考和追求变得强烈了。这样,美术教师在档案归档问题上便常常会出现两种相互关联的考虑。一是认为上交艺术作品会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是相当大的损失。二是不少人认为在档案工作上花精力、时间不划算。整理上交美术艺术档案,不但要“忍痛割爱”,而且也要花精力、时间,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创作,反过来又影响自己的经济收入。如自己要使用时,又需要与档案部门打交道,不如放在自己身边来得方便。这些因素都妨碍了美术艺术档案形成者按要求归档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档案法》的广泛宣传,学校领导还未意识到艺术档案收集的重要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档案人员本身因任务重、人手紧,认为《高等院校档案十大类实施办法》中未对该问题作具体要求,收集起来又困难重重,既没有经济作保证,也没有足够的存放空间,存在畏难情绪从而导致了艺术类档案收集的不完整性。
笔者认为美术艺术档案的收集可从两大类入手:一类是针对教师的获奖作品展开收集,除收集获奖证书复印件和作品照片之外,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教案实物、作品应该全面收集。另一类是学生完成的优秀作品,对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演示能提供帮助的作品、实物,也应该全部收集。当然学校可给提供作品的教师和学生出具收藏证书和补偿一定的制作成本费用。实际上,美术艺术档案必须包括实物、作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室藏档案的水平,这些维护历史原貌的重要凭证能更好地体现出档案的直接性、真实性、历史性和完整性。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作作品,会成为美术艺术档案中的精粹,它既能完整地反映我们的教育水平,又极大地丰富、增添了学校财富。
高校要争名牌、创一流,档案工作也要跟上,加强宣传《档案法》,促进领导和档案形成者的档案意识。对拥有音乐、美术专业的师范院校来说,在教师中形成上交艺术档案不仅是一种荣誉,而且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