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旅游调研报告(精选22篇)(第25页)

35 次下载 47 页 8131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

  1.旅游目的地

  调查显示,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总人数45%的人偏向于在国内,而选择省内的有38%,最后选择在学校周边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11%、6%。

  这说明大学生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室内,而延伸至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

  2.旅游景观类型

  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偏好于名山大川等自然文化景观,其人数占到总数的48%。

  其次是繁华的现代都市人文景观,人数比例占总数的32%。

  而对于其他景观例如历史文化景观只占到20%。

  以上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当中应该占据重要位置。

  3.旅游目的地信息获取

  大学生旅游信息的来源:大学生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各种媒体方式都有涉及,如电视、报纸、旅游杂志、互联网、旅行社,另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信息来源是朋友及熟人的介绍。

  和其他的群体一样,朋友及熟人的介绍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大学生的群体意识比较强烈,同时独立判断能力也在增强。

  目前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传统方式依旧占主要地位,通过同学熟人介绍(44%)和广告宣传(14%)了解旅游信息的占到了总体的58%;另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可取,调查得知有31%的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网络,说明网络对大学生出游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只有5%的大学生则通过咨询旅行社了解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对大学生的旅游宣传力度还尚待提高。

  4.旅游目的

  在本次调查中,我组发现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主要为娱乐身心为主,选择此项的人数为64人。

  同时,出于增长知识目的人数为21人。

  通过跟被调查对象的交谈中,以探访亲友和人际交往需要为目的的旅游并没有我们最初预想的多,仅有15人和12人。

三、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现阶段还处于低谷期的潜力股,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样本结构分析

  本次调查对周边高校及在网上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放的100份问卷中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并且以闲暇时间较多的大三、大二学生居多。

  从性别特征和每年旅游频率的交叉分析我组得出,大学生旅游市场中男女差别不是很大,但从我们调查统计所得的数据中可得到男生每年旅游的频率比女生要多出一些。

  从年级分布与旅游消费支出的交叉分析中可得出大二、大三的学生每年的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大部分在1000-xx元。

  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每年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平均为1000元以下。

  2.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

  从调查和整理出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出游态度都很好,高达87%的学生表示喜欢旅游。

  这跟他们出游意向完全相符。

  从选择出游时间和出游方式交叉分析中我们得出: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寒暑假及法定假日自助游或与朋友、同学结伴到省内或国内景点进行游玩。

  寒暑假大学生没有了学业压力,到省外旅游可以扩展知识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充足的时间促使大学生们都做出这样一致的选择。

  而选择周末在学校周边和市内出游的学生,多为大一新生或远离家乡异地求学的大二学生。

  3.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

  从对旅游支出、出游形式和范围的三者交叉分析中我们得出:在支出1000-xx范围内,选择省内或国内自助游的学生较多,而选择旅行社跟团的人数较少;在支出1000元以下,选择市内、省内集体组织形式出游的较多,同时在同等条件下选择旅行社跟团的略少;在支出xx-30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跟家人选择国内或国外的出游形式。

  综上,在所有的旅游支出情况下,自助游的形式最受欢迎,其次是与同学朋友集体组织的旅游。

  旅游范围的选择受旅游支出的影响很大,经费充足则范围扩大,反之仅在省内或市内。

  从调查数据和与大学生的交流中,结合对大学生选择目的地及最吸引大学生因素问题的分析可得:48%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自然文化景观,同时大学生选择最吸引的旅游目的地类型最高的为自然地域风景,其比例为60%;在其后的为现代都市人文景观及目的地的繁华程度,其比例为3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