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游戏中建构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论文(第5页)

2 次下载 5 页 813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做好幼儿的支持者与引导者

  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会提出许多让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老师要善于回答幼儿提问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此时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要有耐心地对每一个幼儿提出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同时还应该花费精力、察言观色、深入幼儿生活、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然后再为不同的幼儿创造不同的适宜发展的操作环境;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面向全体、照顾到个别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给予幼儿明确的操作目的和时间,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要恰到好处的提问、提示;当幼儿出现错误时,要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错误,并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做游戏,教师不但给幼儿许多机会用语言来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促进了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游戏的选择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所以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什么样的游戏适合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因为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在,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数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这样的方法论才是科学的方法论。

  ②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的《儿童心理理论》来看:“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2—4分钟;中班的3—8分钟;大班的5—10分钟”的科学论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控制授课时间,并且把有效的内容让幼儿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地掌握,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最终目标。

  ③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学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条例2001年7月

  [2]谢玉萍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山东教育,2002,(12)

  [3]刘济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魏昕《山东教育》《研究与探索》1999,(12)

  [5]许洁英《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06)

  [6]佚名《心理咨询网》,2004,(4月)

  [7]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8]吴慧鸣《学前教育研究》北京1995,(6)

  [9]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周粮平《学前教育研究》2003,(7—8)

  [11]北京儿童之家教育中心《幼儿如何学习数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