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浅析建筑空间与展示相结合在上海天文馆项目中的应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1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4球体与不同天体体量的对比

  球体实际是天文馆的球幕影院,其外形不仅源自设计需要,还展示出最原始的天体轮廓。球体悬浮于地面之上,由屋顶结构支撑,可以让游客从下面体验它的失重感。球形外观作为展览的一个部分进一步得到生动展示,例如,如果天文馆球被想象成地球,超出天文馆的绿化带的弧形将代表月亮绕地球的轨道。规模、距离和宇宙的组织可以渗透到整个城市和地区,天文轨道可以在整块土地上铺开,上海天文馆或滴水湖成为中心点。游客可以踏上自己的跨星系远征之旅,例如,以滴水湖为相对位置和太阳的规模,通过“星球”城市寻找位置。

  3.5户外景观中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展示

  如同建筑一样,户外景观概念设计从天体的形式和时间的变化在建筑上的反映汲取灵感。整个户外展览区布置多年生植物,创建一个季节性月历,另外一些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被种植在由轨道弧线划分的区域中,在全年每季期间展示装饰性花卉。

4结束语

  上海天文馆在传播科学精神的同时,亦体现了建筑与展示结合的精彩理念,其展示和建筑所要传达的不仅仅是科学更重要是展示人类在辽阔恢宏的未知宇宙中的存在意义。这座建筑的设计,是对绵延的时间和空间的礼赞:它充满现代气息,具有未来视野,同时又与过去密不可分。在一些巧思下,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天文仪器,可以测量太阳轨迹、记录月相、观察季节更替和重要天象。

参考文献

  [1]陆保新.博物馆展示方式与展示空间关系研究[J].建筑学报,2000(4).

  [2]王雅雅.当代博物馆建筑艺术性展示空间尺度感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3]孙淼.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