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传统茶文化意境带给美术教学的影响作用论文(第2页)

1 次下载 3 页 462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教育方针的号召下, 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及高校教育大纲中所不可缺少的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 各省市教育部门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 在教材编撰、课程安排、人才培养、资源给予等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但尽管如此, 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并未意识到美术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 忽略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另外美术教学方式单一, 多以理论学习和描摹实践为主, 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 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从人文教育方面来看, 由于美术教育的普及工作开展时间较短, 一些教育工作者尚未形成对美术教学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没能发掘或者重视美术作品中强烈的人文色彩, 忽略了对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教育, 导致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不知所以然, 无法真正领略作品的美感。比如, 要理解梵高的《星空》, 就要首先了解梵高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个人际遇, 明白他创作时期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情感, 而后再结合色彩深意与绘画手法, 对作品进行全面剖析。理解徐悲鸿的《奔马图》、齐白石的《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 都要结合其时代背景与作者的经历才能获得准确的感知。单纯的理论教学对学生美学意识的培养意义不大。

  从教学方式来看, 当前的美术教学并未从美术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出发, 采取的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 内容缺乏针对性与趣味性, 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 必须要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为核心,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 通过适当的理论学习并结合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的美学能力。但是, 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然以理论为核心, 虽然伴有一定的实践活动, 但缺乏技术探讨与艺术讨论, 不具趣味性与创造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同时, 很多教师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他们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理论与实践教育, 并未针对学生在不同领域的造诣与优势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 导致学生的潜力无法被充分挖掘, 不利于美术人才的培养。

3 茶文化意境对美术教学的启示

  茶文化意境是内在情感与外在言行的统一, 通过从事茶文化活动, 人们可以享受到身心的轻松与愉悦, 能够放下世俗的负担和杂念, 去全心全意地感知世界、体验人生, 融入到大自然那包罗万象、吐故纳新的宽广胸襟之中, 让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一部分。美术教学也应如此, 它必须要明确自己作为一门美学课程所承担的传递美与传承美的责任, 要让人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同时要把握自己在育人与育德方面的重要角色, 通过美术教学让人们具备一定的美学能力, 能够鉴别出真善美与假恶丑, 并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一道标杆, 敦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美的规范来改进自己的言行, 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具体来说, 加强茶文化意境与美术教学的融合, 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第一, 要注重人文教学, 将茶文化的思想意境与情感美学融入到美术教学与创作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理念, 立足传统, 锐意创新, 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教师应该认识到人文教学在促进美育与德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并探究美术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与思想情感,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价值, 全面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教师还可以积极运用茶文化素材来丰富美术教学的人文内涵, 比如茶叶的种植与采摘、茶叶的冲泡与品鉴、茶风茶俗等, 这些极具生活色彩的内容可以有效提高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与民族风情, 令美术教学更具生命力, 学生则可以这些场景为创作素材, 结合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参考茶画与其他传统山水画的艺术形式, 把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化与艺术化处理, 将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 加强艺术作品的深度。

  第二, 要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考虑美术教学的特殊性, 以情境教学和创作教学为主要模式, 开启互动式教学的新篇章。美术教学是一门高度艺术性的学科, 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元素与创造因子, 应当充分结合传统茶文化元素与现实美学题材,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美术的鉴赏与创作活动中, 特别是要借鉴茶文化的意境美学, 外化其中的绿色生态理念, 鼓励学生到自然山水之间进行采风和写生, 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更为自由广阔的创作空间, 让学生担当起美术教学的核心, 促进有效的双向交流, 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个性自由, 根据学生的天赋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美术教育, 使每一位学生的创作能力都能得到发掘和培养, 对意境之美的营造拥有更强的感知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