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西沙漠前沿玉米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第2页)
2 次下载 2 页 244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灌浆期管理
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除正常水肥管理外,也是河西沙漠沿线区玉米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主要有玉米瘤黑粉病、玉米锈病、玉米顶腐病以及玉米红蜘蛛和近年危害颇为严重的棉铃虫、大青叶蝉,一些田块花金龟甲(专危害雌雄穗)、玉米蓟马、玉米蚜也能造成损失。防治黑粉病、锈病,用2 500~3 000倍的敌力脱(丙环唑),禾果利对一些易感病组合在症状初现时即开始喷施2~3次,可达到较好控制效果。用甲基异柳磷或DDV与清洁河沙以1:30~1:40的比例制成毒沙,施到喇叭口内或用70%氧化乐果800倍液喷雾,对红蜘蛛和棉铃虫均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8月上、中旬棉铃虫成虫产卵及卵孵化钻蛀果穗顶部,是棉铃虫的防治适期。另外,后期可不施肥或少施肥,9月上旬开始停止浇水,以防玉米贪青晚熟,生育期延长,遭受早霜危害。
6收获、晾晒
9月下旬苞叶变黄,玉米籽粒进入蜡熟期,胚部开始下陷,乳线形成,黑层出现,有些组合果穗开始倒挂于植株上,就应及时收获。晾晒是玉米制种的又一个关键环节,果穗收获后要及时剥苞叶,然后集中院落或专门晒场晾晒。技术人员应驻点督促充分利用好本地区10月份难得的晴朗少雨时节,每天都应摊开摊薄晾晒,晾晒时仍要将杂果穗及有病果穗及时清除。11月份入冬后因沙漠沿线区昼夜温差大,晾晒时晚上必须覆盖。水分降到15%以下也可装网袋,2~3层堆叠放置,遇雨雪天气易于转移到房屋及库房。如果籽粒含水率在15%以上又不易下降,冻害风险加大,制种单位应与农户协商,及时收回果穗,脱粒后进行烘干,确保水分及发芽率达到规定指标。

发送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