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的国际法规制论文(第2页)
0 次下载 2 页 307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二条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七条保障隐私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7 条规定: “( 1) 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非法攻击。( 2) 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这些规定为国家创设了积极和消极的义务。首先,成员国不能限制隐私权除非政府管制是基于合法的目的并且符合程序性要求。其次,要求成员国保护个人信息免受国家或非国家主体非法储存、传输、占有和使用。私人通讯的权利导致了国家需承担全面的义务,确保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网上通讯确实传递给确定的收件人,不应受到国家机构或第三方的干涉和检查。除个人信息和通讯不受干涉之外,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关于隐私权的一般性评论中补充道: “为了最有效地保护其隐私,每个个人都有权清楚查明是否其个人数据被存在自动化的数据档里,以及何种数据、存储理由。每个个人也都有权查明哪个公共当局或私营个人或机构控制或可能控制着他们的档案。”
( 二) 隐私权保护的对策分析
然而,国际法律规则中规定的隐私保护并不能反映出国家实践。政府对合法目的肆意扩张解释,对程序性要求缩小解释,不断降低标准,导致大范围的互联网监管侵害隐私权。因此,有必要确立进一步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规则。
首先,就获取信息的条件而言,个人网络信息也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隐私权具有对世性,必须加以保障,使之不受任何种类的干涉和攻击。当然,隐私的保护是相对的,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干涉隐私、获取信息。各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有关个人私生活的资料不会落到法律未授权接受、处理和使用这些资料的人手里,并确保这些资料永远不会被用来做不符合公约的事等。
其次,就信息使用的目的而言。使用互联网信息、开发互联网技术的正当性在于信息使用的目的和宗旨的正当性,而不是盲从于国家竞争、商业竞争等异化的目的。国家应避免将信息通信技术用于与维护国际稳定和安全的宗旨相悖的目的,以免给各国国内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带来不利影响; 应确保信息通信技术包括网络仅用于促进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及增进人民福祉的目的,并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相一致。最后,就信息保护的法律规范而言,审查其涉及通信监控和截获以及个人数据收集的程序、做法和立法,包括大规模监控、截获和收集方面的程序、做法和立法,以确保充分而有效地履行其按照国际人权法承担的全部义务,维护隐私权。美国被揭露的“棱镜计划”就是对国际人权法的规定作出不恰当的解释,政府对合法目的肆意扩张解释,对程序性要求缩小解释,不断降低标准,导致大范围的互联网监管侵害隐私权。设立或维护现有的独立有效的国内监督机制,使其能够确保国家通信监控、通信截获以及个人数据收集工作具备适当的透明度并接受问责。
三、结语
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世界所有人都能使用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使得公民更为便捷的实现基本人权,但同时也加强了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监视、截取和数据收集的能力,这可能会侵犯或践踏人权。数字时代产生的大量数据产生更多储存、分析、监管信息的机会,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和互联网监管“获取”和“占有”这些数据,甚至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秩序为由,“拦截”和“过滤”部分信息。这些行为均有可能导致公民的基本人权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国家在实施互联网监管的同时,应遵守国际人权法赋予国家的基本义务,保障基本人权不会得到不合理的削减和损害。

中职学校学生创业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交互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论供应链合作关系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
论人与河流的基本关系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论文
煤炭日常管理机电设备论文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模式探讨论文
机电工程安装造价结算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矿山机电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翻车机电源模块集中控制技术的效果研讨论文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
浅谈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分析
肺结核患者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