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论文

3 次下载 页 283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论文

  1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论文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要遵循自主性、多维性和可行性的原则,要使学生由“执行者”变为“设计者”,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使每个学员都能各展所能。另外,由于各个院校本身的差异与实际情况,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还要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条件,开展符合自己特色的内容和方式[3]。我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计算机文化节、电脑维修120、多媒体工作室、计算机展览室、网站维护等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拓展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授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1举办计算机文化节

  计算机文化节是一种普及计算机知识、传播计算机文化,并以知识的学习来促进文化传播的良好形式,是广大学生把握科技发展前沿、参与实践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良好舞台。作为大学课堂教育的延伸部分,计算机文化节也是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拓宽学生科学视野的重要学习机会。我校从2007年以来,已经开展了七届计算机文化节。在举办计算机文化节的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概念,让学生担当主角,在教员的指导下,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文化节组委会,设立策划部、宣传部、公关部、技术部、网络部、后勤部、各项活动组等,每个组的组长都由学生担任。整个文化节由竞赛、讲座和服务类等活动组成。其中竞赛类活动包括:汉字录入、计算机基础知识竞答、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平面图像设计、Flash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网络攻防、DV影像和电子竞技等比赛。讲座类包括两类,一类是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和研究生做学术报告,一类是由学生自己开展的讲座。文化节举办以来,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军内外院校二十余名学者为我校学生开展学术讲座。服务类活动主要是组织我校电脑维修120活动小组为学校教职员工开展电脑上门维修活动等。展览类活动主要包括邀请地方公司和出版社开展信息技术产品、军用加固机、信息安全产品、信息类图书展示等。这种由学生组织、学生参与的计算机文化节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类比赛、讲座、展示、服务等活动,强化了学生所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延伸,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起到了良好的'互补的作用。

  1.2成立电脑维修120活动小组

  2007年,为了配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课外实践,课程组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电脑维修120活动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电脑维修120活动小组每年接收新成员,在全校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课程组组织考核和面试,面试通过后由指导教员和老成员负责传、帮、带,在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硬件组装、故障检测、网络攻防、网络维护与管理、操作系统与软件维护等方面对其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后,新成员按个人兴趣爱好分别组成网络维修组、软件维修组、硬件维修组、外设维修组、安全组等5个小组。电脑维修活动120小组为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电脑维修服务活动,并作为我校学习雷锋活动的主要成员,多次走出校门,为社会群众进行电脑维修服务。电脑维修120活动小组除了作为小组成员的创新实践基地外,同时还作为课程的参观实习基地为其他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并利用计算机文化节等平台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

  1.3设立多媒体工作室

  我校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了分级教学,开设的技能班的授课内容主要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3Dsmax设计和Pre-miere等音频编辑等;同时我校针对其它班次学生开设了多媒体技术选修课程。为了配合这两门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我们成立了多媒体技术工作室。工作室每年都吸纳一定数量的成员,工作室分为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Flash动画设计和音视频编辑4个小组。各由1名教员作为指导老师,各小组组长由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工作室定期开展交流和学习,为学校各类活动、总结表彰、文娱演出等提供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动画设计和音视频编辑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同时,工作室的成员也利用计算机文化节等平台为学校其他学生开展讲座服务。多媒体工作室的设立,给予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和学习交流的平台,延伸了课堂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