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本文共计40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一、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