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如何利用照明艺术凸显谈话类节目的新闻性(第2页)

本文共计24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其次,国人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倾向于温柔、平和的女性。在软光的照明条件下,电视机前的主持人倾向于温柔体贴贤良的形象,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观众也更乐于接受。

  3、不同场景下新闻谈话类节目的对照明的选择

  不同的场地也影响了照明艺术的选择,良好设计是照明设计的风格画面、场地的选择与节目的风格内容三者相统一。

  3.1 新闻联播式简洁的室内场地

  《新闻会客厅》节目背景是大屏幕,根据每一次的访谈内容,屏幕上滚动着相关的图像资料,大屏幕就是《新闻会客厅》节目中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对于与大屏幕结合的室内场地的照明设计,要求布光不能影响屏幕画面的图像,以免干扰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带来负面效应,同时还要求把主持人的形象塑造好,完成节目制作。在人物布光方面,一般选用三基色柔光灯照明,由于背景大屏幕对主持人有光线的干扰,正面的光线也应该相应提亮,依旧让主持人的面部占据主要的地位。

  以蓝色为基调的光线设计让《新闻会客厅》这档栏目更加具有新闻性和严肃感,蓝色是让人沉稳安静的颜色,易激发观众的理性细胞,可以让观众将更多地注意力投入到谈话内容中而不是花哨的布景中。

  3.2家居感的室内场地

  《杨澜访谈录》的场地设计像家庭的一个房间,有门、窗户、茶几、书架,再摆上几盆花朵植物,一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用常规的平铺的软光线就会破坏了布景制造的美感,应该用略硬的光线来突出不同物件的不同质感,来丰富画面。

  新闻谈话类节目也可以利用照明艺术扬长避短,比如《杨澜访谈录》,生活化的布景弥补了可能带来了谈话类节目可能带来的紧张感,能够自如地打开嘉宾的心扉,避免了嘉宾的抵触心理了自我防御机制,能够顺利地推动节目的进行。而较硬朗的布光又可将布景的质感很好地突出,让节目精致与美观。

  参考文献

  [1]张敬邦.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明技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李兴国.电视照明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