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的父亲形象探究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60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结束语
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是与作品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父亲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可以说,父亲在文学作品里的呈现,暗含了作者对于社会的理解和对于所处文化时空的感受。由作品里的父亲形象,能够折射出社会的嬗变、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转型。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时代,全社会的精神方向和文化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动之中,如何看待此时此刻新的规则与秩序,如何在新的起点重新书写父亲的形象,是每一个写作者需要关注和正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杨.三十年代女性文本中的“父亲”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03-105.
[2]陈千里.凝视“背影”———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J].天津社会科学,2003,(3):99-103.
[3]王爱松,贺仲明.中国现代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意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7-85.
[4]解浩.现代家族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浅析[J].江汉论坛,2013,(9):55-59.
[5]陈澜.现代女性作家笔下的父亲形象[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76-78+81.
[6]赵梦颖.“重构”父亲的意义———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文本中的父亲形象书写[J].新乡学院学报,2014,31(9):35-37.
[7]李泽月.“父爱之山”的崩塌———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J].阴山学刊,2016,29(3):33-36.
[8]刘洋.理智与情感的悖论式书写———梅娘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及创作心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24-26.
[9]张富洪,申荷永.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研究回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7-40.
[10]陈千里.凝视“背影”———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J].天津社会科学,2003,(3):99-103.
[11]陈倩.浅谈鲁敏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读鲁敏《墙上的父亲》[J].文教资料,2015,(36):97-98.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