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络教育实践研究论文(第2页)
1 次下载 页 426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开展社区用户网络学习的意义
开展社区的网络学习,就要不断克服社区用户的网络学习弱势,加强思想教育。
1.克服社区用户的心理弱势,加强思想交往。社区在进步,不断地在吐故纳新,网络技术飞跃发展,必然会影响到整体教育。社会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新的知识在不断取代旧的知识,很多社区用户尤其是老年人原本各自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其工作岗位上也发挥着技术骨干作用,但是面临种种新技术,他们不得不产生沮丧,并对新知识产生畏惧感和恐慌,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无法适应。甚至部分社区中的用户因为长期脱离新的技术知识,形成了规避现实,回避与他人交往的性格,这也就导致了部分长期脱离现代知识的社区用户精神空虚,甚至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在看到擅长使用网络的用户在无限畅游新技术并因此而获得物质或精神快乐时,其产生的自卑感就愈发强烈。使用网络化教育对克服社区用户的这种心理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网络能为脱离现代知识的社区用户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在这种空间中,利用社区工作人的帮助,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进入学习状态后,用户不断地利用网络进一步获得知识,获得物质与情感的支持,与善于使用网络的用户形成合作关系,并产生与时代对接的感觉,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缓解心理压力。“电子媒介确实改变了社会交往行为的社会参数,大体上使得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时候与任何其他人进行交流。”
2.跨越知识鸿沟,增强文化情操。网络的出现,在给世界带来飞速发展时,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革命式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在社区用户不断脱离社会时,就形成了知识鸿沟。为配合时代需要,推广社区网络教育,给社区用户带来文化增势。为培养社区用户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加强社区网络文化建设。首先,相关社区工作人员要创造文化理念,通过网络文化建构和谐社区,形成“人人热爱网络学习”的氛围,通过社区人的网络文化知识竞赛与互动,倡导文明上网,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社区。其次,相关社区要建设信息化社区,构筑一定的信息化社区服务,以便更好地为社区服务。通过一定层面的服务和实践操作,帮助社区中信息能力落后的民众实现知识鸿沟的弥补。
3.实现思想意识的再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是封闭与开放的结合,在社会中,人往往会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生活趋于固定,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甚至对新事物会有猜测和怀疑的态度。在思想意识方面指导社区用户去认识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能够帮助社区用户进行思想意识的再社会化,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纠正思想的偏差。社区用户会有意识地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与社区其他群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对社区用户网络学习中的不良因素的规避
在社区用户中推广网络学习也要对一些不良因素进行规避。
1.对于“网络信息过载症”的规避。美国著名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曾说:“信息,到处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信息太多,反而会排挤思想,使人在空洞零散的一堆事实面前眼花缭乱、六神无主、无所适从。”网络媒体在带给社区用户无限浩瀚的信息时,对本身网络素养基础差的社区用户而言,如果没有选择,就会迷失方向。社区用户在接受诸多网络教育时,需要防止信息过剩。社区中的工作人员针对社区用户的思维速度、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式地进行指导,让社区用户不断进步。
2.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冲击现象”的规避。网络技术本身发源于西方,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较多被西方控制,在整个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网络西化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在西方国家网络助推思想已经成为常用的软武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毫不掩饰地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只要不拒绝网络,我们就有武器。”“种种迹象表明,西方社会从来没有停止对我们的政治图谋和意识形态渗透,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图谋和渗透变得更加阴险、尖锐、现实和复杂”。不少长期不接触网络知识、缺乏新思想的网络用户在接触网络后,部分人因其思想中的偏执一面而对负面新闻深信不疑,对社会的不良风气义愤填膺。本身关心国家大事、热衷政治新闻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对负面新闻全部相信,甚至导致缺乏信仰,这就完全进入了意识形态冲击的歧途。所以,社区工作人员在对社区用户引导时,一方面在对其进行网络培训,另一方面还要构筑思想的防火墙,放置网络用户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去接触不良信息,将网络培训的良性效果发挥好。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探讨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预习习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质疑
现代文学的父亲形象探究论文
春风塑造的别样林斤澜
父与子的对立:《清兵卫和壶卢》人物赏析论文
关于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浅析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
自卑与自信-论阿Q与堂吉诃德的本质区别
试论《春风》塑造的别样林斤澜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回归中国文学的困难及原因论文
肝素钠软膏(海普林)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个人奋斗者的悲剧于连和高加林比较论文
我国企业名牌塑造探讨
大学生网络教育研究论文
社区网络教育实践研究论文(第2页)
古典园林元素符号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创新论文
优化课堂设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
从中国传统教化思想评析当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