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参考文献 > 正文

工程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第2页)

12 次下载 2 页 370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0]马欣,吴绍洪,康相武.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87-94.

  [21]刘丽娟.空间分析中缓冲区生成算法研究及应用[M].河南:河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2009,起页码-止页码.

  [22]陈学工,张文艺,张驰伟.一种GIS缓冲区矢量生成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3):13-16.

  [23]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24]刘耀林.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1).

  [25]朱霁平.基于GIS的城市火灾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26]刘元刚.GIS缓冲区建立中的双线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6).

  [27]王船海,陈泰生.GIS中矢量生成线目标缓冲区的实现[J].测绘科学,2008,33(5).

  [28]董鹏,东军等.一种有效的GIS缓冲区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6):4-8.

  [29]ZalikB.,ZadravecM.,ClapworthyGJ.Constructionofanon-symmetricgeometricbufferfromasetoflinesegments[J].Computers&geosciences,2003.

  [30]周培德.计算几何(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1]张稳,庄大方,胡文岩.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数据库集成中的面积汇总技术[J].遥感学报,2000,4(4):304-310.

  [32]严星,林增杰.地籍管理(第二版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3-72.

  [33]张保刚,朱凌,朱光.GIS中矢量数据缓冲区操作的不确定性传播模型[J].测绘学报,1998,(3):259-266.

  [34]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5]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6]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7]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8]方大春.基于GI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在城市设施规划中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

  [39]李金平,周庆礼.土地面积数据误差原因与处理[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25-27.

  [40]童小华,刘大杰,彭明华.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2):105-1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