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哲学论文备课笔记
1 次下载 页 2447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人是什么》哲学论文备课笔记
中学语文
晏建东
一、课文悟读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了,因为各种辞典上早就对“人”的词条作了简明的解释,《人是什么》备课笔记。不过,他们都是分别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来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而本文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人是什么”的。
本文虽是一篇哲学论文,却并没有人们所想像的那种枯燥的政治定义和晦涩的理论阐述。作者赵鑫珊融哲学与科学、艺术为一炉,从而使本文富有散文的韵味。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引用科学家爱因斯坦,文学家雨果、歌德的话和哲学家加缪、康德的看法,指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的回答迥然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答案。雨果把人看成是判了死刑的罪人,加缪把人看成是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们的回答是消极的。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爱因斯坦说有合理的事情做,工作和生活就有奇异的色彩。他们的回答都是积极的,且和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生无所息”见解一致。这就表明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是应该不断地工作的,应该是“生无所息”的。有了这样的共识,作者再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人是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部分组成,其中对现时的把握是重点,比重占95%。为阐述这一看法,本文又引用了若干东西方格言、诗歌、音乐、电影和名人语录,先后论述了追忆往事和憧憬未来的意义、作用和性质,最后用类比的方法阐述把握现时的重要性及其和追忆往事、憧憬未来的关系,以诗的语言“啊,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结束全文,使文章显得思路清晰,见解深刻透彻。特别吸引读者的是,本文旁征博引,把科学、艺术和哲学融于一炉,把名人语录和文艺作品中的名段名句同全文的哲学思辨紧密地糅合,形成了独特的诗化的论述语言。
二、亮点探究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
探究学习: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2.文章在引述了歌德同爱克曼交谈时的一段话后说:“——读者,这就是人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歌德的那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自己的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但是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路程并不挑剔,无可抱怨,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人是什么》备课笔记》。然后作者说“这就是人哪!”意思是告诉读者,这就是歌德对于“人是什么”的回答,这就是“人”的人生意义。
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致的见解”指什么?
探究学习: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孔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4.“在我们……时代,不妨把‘生无所息’这句格言赋予崭新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崭新的含义”应是什么?
探究学习:为我们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奋斗不已。
5.作者认为人是由追忆往事、把握现时和憧憬未来三部分组成。为什么说对现时的把握应该是重点,比重应该占95%?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精选范文
Delphi软件设计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翻译
免费毕业论文--巧克力包装机设计(一)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有关个人学习总结(通用36篇)
小议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论文
哲学与法学的关系研究
《人是什么》哲学论文备课笔记
哲学思想在中国书法的体现论文
在形式主义与直觉主义之间:数学与后现代思想的根源
试析海德格尔的“此在”对传统人学的超越及其现实意义
联系哲学论文
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之点:人的本质还是人的智能
试析文解字添奇趣
试析明代后期江南商贾及其子弟的文人化现象--从方用彬谈起 (一)(
试析知识社会学对社会思潮形成演变的考察及其意义
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图书馆学术论文的格式
大学本科的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的格式和字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