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联系哲学论文

2 次下载 页 277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联系哲学论文

  和谐哲学是个新名词,和谐哲学是指用于分析、解释、指导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联系哲学论文,欢迎来参考!

联系哲学论文

  一、本土资源的内涵及其形式

  1.地方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包括自然风景和城市景观两个大的方面。既包括地方的山川大河、花草树木、地质构造、天气情况等自然因素,也包括城市公共场所、道路建筑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我们生活、学习的最低层的、最为物质化的形式。

  2.社会历史传统。

  社会历史传统包括社会传统和历史传统两个方面。社会传统是指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为独特的社会现象,历史传统则包括该地区的全部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因素构成我们生活、学习的第二个层次,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资源形式。

  3.精神文化资源。

  包括历史上的和当代的精神文化。历史上的精神文化包括当地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思想,当代精神文化主要指城市的精神风貌、内在的精神品质等。这三种形式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比如一种资源,它既可以是自然景观,同时又传承了独特的社会历史的因素,这样的话,这种自然资源同时也就可以被看做一种精神文化资源了。就安庆市来说,它是禅宗的发源地,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的司空山就是禅宗二祖、三祖参禅修行的地方,这个山作为自然景观,同时又有社会历史的因素,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提炼出精神层面的东西。

  二、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哲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乡土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哲学课堂学习的兴趣。

  哲学是对世界以及人的存在的终极问题的追问,哲学所探讨的内容即便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如何让“玄之又玄”的哲学理论变得易于接受,如何让那些震铄古今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对同学们来说显得有亲切感,这些问题对于一个有效哲学课堂来说都是必须要思考的。明就曾对他的学生说:“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了,都怕得走了,如何讲得行。”(《传习录下》,《明全集》,第116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乡土资源,因为乡土资源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于其中的东西,恰当地利用它,无疑会很快消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隔阂心理。

  2.本土资源是培养学生学哲学、用哲学的舞台。

  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并且必须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深化。中国儒家思想也说“极高明而道中庸”,强调通过“格物致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说,哲学不是一门纯粹理论性的课程,不单单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演,而哲学课程也同样不应该是对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理论思想的简单介绍,哲学应该成为学生自觉掌握的一门武器,可以用来对付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哲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观察、分析乡土资源,从中自己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将所学哲学理论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3.哲学课程可以借助本土资源实现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层面的提升。

  哲学在古希腊那里是“爱智慧”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化成对“真理”的热爱,最终形成西方对科学这样“客观知识”的热衷。其实,哲学不仅仅是追求所谓“客观知识”,哲学当中也包含了个体对生命存在的各种感悟以及人对世界的态度等内容。所以,哲学教学在传授“知识”之外,更应该借助哲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而本土资源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资养。比如,陈独秀是安庆近现代史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不是书斋中的构思,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的,通过对他思想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哲学发展的同时,实现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让他们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三、哲学课堂中运用本土资源的几种方式

  1.运用本土资源,创设课堂情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