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学专业论文(第2页)
2 次下载 3 页 333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1)生活观察,揭示课题。
老师:谁能举出螺纹在生活中使用的例子?(有老师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
学生:课桌通过螺纹在地面上,水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圆珠笔的'笔杆与笔头部分用的是螺纹连接,等等。(让学生参与讨论,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
老师:谁能说出螺旋线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做个实验。把一张白纸折成细条状,然后拿一圆杯,用纸绕起来。看,这就是螺旋线的形成。(引出螺纹定义)
(2)通过多媒体辅助,认识螺纹的基本要素。
此间,可以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参与讨论)验证所讲解理论,例如:水杯盖子多数是多线螺纹,水龙头采用单线螺纹等。总结单线与双线螺纹各自特点。(通过此方式,使学生加深对螺纹基本要素的认识,同时学会对螺纹分类)
(3)进入螺纹标准画法讲解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内外螺纹的图形。指出其中的可取之处和问题,然后结合上述螺纹结构要素讲解螺纹标准画法。(通过学生动手,分析错误之处,加深学生对螺纹规定画法的理解)
(4)结合习题册进行练习,并布置课后作业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螺纹零件的应用。(激发学生放学后观察、思考兴趣)
2.研究专题式教学
专题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拘于传统理论教学的逻辑框架,敢于采取渗透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找寻主要矛盾、确定解决方案,为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教学时,可以通过布置大作业的方式,将社会比较热门的专业知识作为专题进行课堂学习,通过课下的资料搜集等过程,形成课堂演讲的PPT。由于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在课堂上完成相关资料的搜索。例如,讲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遇到热处理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知识点(如图1所示),不仅让学生复习了旧的知识点,又将各个不同知识点联系了起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理论转换教学法
理论转换教学法,既将纯理论的计算通过现有信息技术手段转化为学生的动手操作。例如:在模具专业课《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讲解中,压力中心计算一节,课本中给出的是利用数学解析法进行求解。
一落料件计算其压力中心,若按理论算,要把图形分为13段,建立坐标系,求出13段直线的中点坐标(x,y)值带入公式1,可求得压力中心坐标。该方法计算烦琐容易出错,学生掌握难度较大,鉴于此,可将冲件压力中心转化为对应薄壁零件的重心的求解。利用CAD软件构建薄壁零件模型如图3所示,壁厚取0.1mm。再利用属性查询工具得出其重心坐标,x和y值即是其压力中心坐标,实践证明其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利用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烦琐的理论计算分析,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授课教师创新动力不足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理论教学相对较弱,部分理论课教师定位出现偏差,仅仅教授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忽略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式”教学,“例行公事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司空见惯。主要由于教师能动性不高和教育体制给予的激励性不够。
2.理论课授课教师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结构中,年轻教师承担主要的理论授课任务,大多数年轻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理论教学具有优势。但是,多数教师处于比较封闭的教学环境,对最新的生产技术,企业发展缺乏相应的了解,导致授课理论老化,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水平下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和相关部门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的投入。
3.教学考核方式制约新型教学方式的施行
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新的教学形式,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而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考核方式和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全面施行改革。
参考文献:
[1]甄阜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构关系[J].高教研究,2011(5):79-80.
[2]刘兴坡.基于理论课堂的高校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6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