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探讨论文(第2页)
5 次下载 2 页 226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2.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工艺作品,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概念,都是艺术家们通过精心的构思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和时代的审美思想创造出来的。美术家创作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艺术形式揭示某一主题之外,还有其更加深层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蕴,它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如:秦俑和青铜器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等等,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达到审美境界的提升。
3.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师要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计算机的高效性,不仅能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而且能激起学生学好美术的热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将抽象的、难以被学生理解的美术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如播放和展示世界大战影片片段和工业革命的成果等,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创设课堂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欣赏创造条件,这样便强化了美术与政治、历史等学科之间的联系。
总之,要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美术老师就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又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素养,努力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与教师一起畅游在璀璨的艺术殿堂中,共同欣赏、感受和探讨,使美术欣赏课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艺术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