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高校在基础会计教学的启示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22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采用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鉴于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基础会计课程考核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会计专业技能为目标,具体做法如下:将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大部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过程性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5%)+课堂发言、讨论情况(5%)+课堂作业(10%)+项目练习(40%),其中项目练习主要是指课堂实训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实训作业;终结性考核占4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既可以激励学生自觉学习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能操作方法,提高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达到了较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效果。

  5.提升高职会计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高职会计教师要求具备精通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极强的会计实践能力,提高会计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会计教师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工作,掌握企业会计重要岗位的会计实践技能,以提高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二是聘请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会计工作者为会计教师提供会计实践的指导。基础会计教学的研究和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不断努力、不断改进和不断提高,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轻松跨过专业学习入门的难关,为整个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