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高校在基础会计教学的启示论文

本文共计222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探讨高校在基础会计教学的启示论文

  一、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探讨高校在基础会计教学的启示论文

  目前,在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教科书为依据,以讲授方法为主,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教学手段落后、单一,主要的教学仍是依靠“黑板+粉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

  2.会计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比如基础会计里面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这两章内容,在理论教学中,无论教师讲的多好,凭证和账簿的登记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一种模糊的印象。等到实践教学的时候,能够准确的登记凭证和账簿的学生非常少。

  3.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评价比较单一片面,考核评价方法通常是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期末成绩往往采用标准化的试卷完成考核,不利于考核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完全实现基础会计要求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会计技能的培养目标。

  4.会计教师普遍缺乏会计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大多数会计教师都是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他们具备的专业知识仅仅是书本理论知识,普遍缺乏会计工实践作经历,从来没有真正参加过会计实践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大多数会计教师只能靠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学,而往往理论知识与实际会计操作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学效果不好。

  二、应对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问题的措施

  针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出现的上述问题,为了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会计教师应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落后、单一,应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表、动画、音频等强大的综合处理优势。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尤为重要。本课程涉及到众多的凭证、账簿、报表等知识点,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口述和板书很难表达清楚,难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也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制作会计报表以及结账、对账、更正错账等过程,都可以在学生观看演示和听讲之后动手操作,既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又使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动手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采用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地安排一些案例讨论,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案例既可以是书中典型的会计业务,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上从未接触过的一些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实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2.3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小组讨论教学能够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茅塞顿开。如笔者在讲授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时,把全班分成资金筹集组、生产准备组、生产组、产品销售组及财务成果组,每一组的成员安排不同的职务,在每一个阶段每类不同角色的人的业务不同。教学课堂活跃,学生收效大,效果良好。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基础会计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每当完成某个重要知识点理论教学,立即展开同步的课堂实践教学,学生不但理论知识印象深刻,而且动手能力也得到加强,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本课程所涉及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种类繁杂,不易掌握,可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既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可在理论讲授过程中,通过几个具体的经济业务,由教师引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对会计凭证有了感性知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印象非常深刻。

阅读全文